关灯
护眼
    朱由检在第二天就让宋应星去给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送去邀请函,希望他们一起加入到研究之中来,加入到格物学院之中来。

    格物学院,是萧升和朱由检准备建立的大明科研组织,其中下辖农科院,物理科学院,化工科学院等子学院。

    目的在于把大明那些愿意投身于科学事业之中的人才集中起来,用现代的那些已经验证过的知识来给他们养分,让他们可以成长起来。

    很多东西,不是知道理论就可以制造出来的,需要这么一群人去研究和开发。

    宋应星担任物理科学院的院长,第一个项目就是研究纺织机等一系列与制衣相关的机械设备。

    这些东西的制造原理甚至图纸都是有的,宋应星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图纸吃透,然后建立标准。

    科学是严谨的,在正式研究之前,测量仪器等各方面的东西,都需要准备好。

    标准单位,标准质量等等,都要有一个合理而统一的值。

    正式研究先不着急,这个项目关键是先给科学探索打好基础。

    宋应星那些朋友也并非是都愿意过来,因为科学院并非是官方机构,也就是说没有官职的。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没有官职,就意味着没有前途,如果不是对科学研究足够热爱,当然不会同意离开家乡来到京师。

    宋应星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叫来了,这两人聪慧程度虽然不如他,但也在耳濡目染之下,算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对科学有一定研究的人。

    这个时代,明朝有很多思想先进,且具有科学精神的人,不过其中很多人都是官员或者曾经是官员。

    在这个敏感的时期,朱由检需要尽量远离官员纷争,这样才更加稳妥地获得帝位。

    天启七年八月二日,最新一批的琉璃制品和黄家完成了交易,获银十二万九千四百两。

    其实在第一次和黄家交易之后不久,晋商之中的范家和王家也派人过来商议,却被萧升严词拒绝了。

    萧升表示自己是一个诚信的商人,既然答应了北方的琉璃生意交给黄家代理,那么就不会食言。

    范家和王家见北地生意做不了,于是退而求其次,各自缴纳了一万两保证金,分别获得了西域,蒙古,朝鲜以及倭岛的代理权。

    虽然这样保证了,签订了协议,但萧升知道,这两家肯定不会放过北方女真那么大的蛋糕。

    所以,范,王,黄三家必然会产生冲突,最后不管谁占有最大利益,对萧升来说,能够让他们产生矛盾就是好事。

    这一次交易之后,萧升已经累积通过琉璃制品获得了三十八万五千多两白银的利润。

    不得不说,大明富户贵胄的消费潜力还大有可挖的地方。

    要知道,西班牙爆发战争之前,大明一直都是世界白银主要的进口国,大量的白银流入,不可能在明末就消失了。

    而通过史料就可以发现,那些白银全都被各大地主官僚藏到了自家房子里,从而降低了大明资本发展的速度,使得资本没有能够真正在大明发展起来。

    奢侈品的作用就是把那些人的钱掏出来,让其重新流通于市场,激发市场潜力。

    萧升获得的这大量的白银,都被他投入到了工厂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