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有天,我在沂河边玩越野摩托车。

    有个大姐在旁边试放风筝。

    放了n次,没放起来。

    大姐很儒雅,一看就是搞学问的,只是放风筝略笨拙。

    风不够大,要想把风筝放起来,必须靠助跑,我走过去,问需要帮助不?

    她问,你会放风筝不?

    我说,专业选手。

    我试着助跑了一下,发现这个风筝结构不稳定,根源是背面的支架刚性不够,这个风筝简直是个古董。

    我问,这风筝上次飞起来是什么时候?

    她说,20年前吧,闺女上幼儿园时买的,现在她大学都毕业了。

    我说,需要换支架,这个支架老化了,太软了。

    她问,有什么替代办法?

    我说,树枝就行。

    她很执着,真的去找了一圈,弄了几根树枝过来,我又拿小刀帮着削一下,装上,这次能飞了,问题又来了,树枝重量不对称,风筝跑偏,她问我该怎么解决?

    我说,找个东西,系一边。

    她把丝巾系上了。

    好了。

    我给飞起来了,飞的老高老高。

    她高兴的跟个孩子似的。

    她说,你真厉害,竟然会放风筝。

    我心想,这是贬义还是褒义?

    我说,这都是小case,我大学是学空气动力学的。

    当天,我还写了篇文章,再老的女人也有一颗少女心,咱也不知道她为什么那天非要把风筝放起来,而且从她放风筝的操作来看,她应该从来没放起过。

    她问我,你有20几?

    我说,我30多了。

    她说,不像。

    我说,衣服的缘故。(我穿着花花绿绿的越野套装)

    无巧不成书。

    有段时间,儿子一直说胸痛,按我对儿子的理解,我觉得他大概率只是不想去上学,找个理由。但是,媳妇很重视,非让我带他去检查。

    去的路上,我是这么想的,做一个胸部的,做一个腹部的,一方面是排查痛因,一方面是咱对孩子的身体有个大致的了解。

    检查结果出来了。

    各方面都没问题,只有一个:窦性心律不齐。

    咱一看,心律不齐,甚是害怕,不会是先天性心脏病吧?那我需要找个专家给看看,于是我联系了医院的小迷妹,她在心内科,我把检查报告拿给她。

    她说,你别着急,我看看主任在不,在的话,让她给看一眼。

    她直接带我去了病房区,主任在查房。

    一见面不要紧。

    认出来了,放风筝的大姐。

    她说,看你很面熟。

    我说,帮您放风筝的那个。

    她笑的咯咯的,好开心。

    她看了看检查报告说:没事的,单纯窦性心律不齐属于正常现象,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遇到,不需要治,一般长到12岁自然就好了。

    我说,还是觉得心里是个事。

    她问,小朋友有没有基础心脏病?

    我说,没有。

    她说,那不用管。

    表示感谢,告辞,我笑着说,有空一起放风筝。

    她又露出了童真般的笑容……

    小迷妹送我下楼,她问我:要不要跟主任一起吃个饭?

    我说,不要吧,人家太忙。

    她说,主任很值得认识,她是心脑血管类的省级科普作家,你们算半个同行。

    我说,我主要考虑的是,咱会不会耽误别人的时间?

    她说,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来问。

    我问,你们关系如何?

    她说,你猜。

    我猜个头……

    小迷妹提议去吃火锅,我不想吃,我问,能否这样?到我们餐厅去吃,可以不?

    答应!

    直接快进。

    一聊,非常投机,为什么小迷妹有绝对的把握能把主任约出来,她们俩是师徒关系,小迷妹把我一番吹捧,我自己都觉得挺不好意思。

    主任笑着问我:你不是说你是造火箭的吗?

    我说,那是我开玩笑。

    有的人,一见面,就感觉认识很多年了,而且会持续交往很多年,我跟主任一见面就有这种感觉,我第一次见她就有,她第一次见我应该没有。

    那种优雅是知识分子独有的。

    否则,我咋可能去帮个老娘们放风筝呢?

    很快,我们俩就成了好朋友,她跟我那个骑友也很好,有时我去找我骑友,顺路过去看看她,我后来送了她一个软体风筝,100多块钱买的,别觉得便宜,在风筝领域这就算贵的。

    我还是好奇,儿童窦性心律不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咱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才会消除恐惧。

    她说,我们运动时心率会上升,静坐时心率会下降,到底是谁在指挥?这个指挥机构叫“窦房结”,正常的心率就叫“窦性心律”,而儿童处在发育过程中,心脏传导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生理功能不健全导致对心脏调节不稳定,这就如同小朋友学钢琴初期容易跑调是一个道理,属于成长期,磨合期。

    懂了,不是病。

    我娘,家族性高血压,动不动心绞痛。

    体检后,医生怀疑冠心病,让我娘去复查,我二姐带着去,医生建议做冠状动脉造影,意思是看看血管有无狭窄、病灶。

    二姐不懂这些,心想,是不是要完了?

    打电话给我。

    我赶去。

    我建议做,做出来一方面给医生看看,一方面给我们自己看看,我们至少要了解自己心脏目前是一个什么状态?

    我娘不想做。

    因为,她觉得,只要做了,人家肯定让放支架或搭桥,我娘是家族性的,所以我娘对心脑血管类的疾病略懂一二,我有个舅舅做了搭桥,已经修复过一次了,一次花不少钱,我娘可能疼钱,另外农村人对支架和搭桥的评价高度一致:那玩意没啥用。

    我说,你这样,你先做,剩下的我来评判。

    我娘非常听我的。

    做了以后,我让他们回家了。

    我拿结果找主任,主任认为还不是冠心病,但是“濒临”冠心病,冠心病在医学上是有严格的标准的:狭窄达到50%才能确诊为冠心病,这是金标准。

    我娘只有35%。

    还有点距离。

    主任说,从长远来看,准冠心病患者,这也是人衰老的正常现象,人老了,心脏也老了,以后每年做个造影观察一下,合适的机会就放个支架。

    啥叫冠心病?

    全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心脏的血管脉络有点像皇冠,所以心脏上的血管又叫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属于小循环,供心脏养分的,不是泵向全身的那个血管,那个叫主动脉。

    看名字就知道冠心病的发病原理是什么,就是血管壁上长出了一层米粥,越来越狭窄,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等于水泵坏了,水泵坏了自然就没法工作了。www.

    那怎么解决呢?

    办法就是放支架或搭桥。

    放支架原理很简单,现在三甲医院都有个科室叫介入科,在心脏上放支架,是不是要开胸?

    不需要。

    非常简单,通过大腿或脖子上的大静脉把导管放进去,这个导管有个专业术语叫猪尾导管,导管把支架运送到狭窄处,不断调整角度,觉得合适了,把支架打开,把堵塞位置撑开,把猪尾导管抽出,完美。

    你明白了原理,就会觉得,支架应该放。

    利大于弊。

    农村人妖魔化了支架。

    支架能用多久?

    参考杨老,他做了四个心脏支架,人家现在100岁了。

    那,搭桥又是怎么回事?

    支架是将导管进入到上肢或下肢的血管,通过扩张狭窄部位,将支架留在狭窄部位。冠脉搭桥手术是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将狭窄部位与主动脉下游连接在一起。

    支架属于修老路,搭桥属于修新路。

    支架的创伤小、痛苦小、范围广,缺点是容易堵塞。

    搭桥手术属于大手术,需要开胸,还需要找用来修新路的血管,如胸廓内的乳内动脉、前臂的桡动脉,或腿内侧的大隐静脉。

    听着就挺恐怖的。

    优点就是一次性解决病灶。

    那,到底是该支架还是该搭桥呢?

    这个,需要听医生的。

    有的人想放支架,但是一看造影,路烂的没法修了,只能搭桥,到底哪个好?不同医生不同看法,但是这玩意是有国际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