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回去禀告陛下,臣中午会到!”

    孔颖达与小黄门如此说道。

    他领了命之后,便离开孔家。

    同时孔绍晴走入其中。

    “爷爷,怎么了?今天刚上了早朝,朝廷现在为何又要让您入朝?”

    孔颖达叹了一口气,有些激动。

    “秦王因为太子和齐王作乱,于玄武门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担心陛下安危,故派尉迟恭担任警卫入朝之中。现陛下召集大臣一同前往入朝之中商议大事。这好好的,怎么会出这种事,那陛下的心情必定是十分之差,这可如何是好?”

    李世民说是担心皇帝安全,那都是托辞,其实是发动了政变!

    同时,他还想和李渊说起叶平,现在看来也是不可能了。

    出这么大的事,上面哪里还有精力去理会有才之人?

    同时孔颖达的话一出,叶平一惊。

    想不到李世民竟然如此心急,直接将玄武门之变提前了数天时间。

    他以为会在阳历七月开始,想不到六月就等不住了。

    不过也好,李世民早点当皇帝,定会有更多的求助于他的事。

    “什么!如此一来,天下剧变!”

    孔绍晴惊呼。

    “小声一些,莫要惊动外人。”

    孔颖达示意。

    变不变都是不会安定,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随后他又道:

    “这一切都被叶平预知!”

    “啊?叶公子有此大能?”

    “我也仅是略懂天文,稍加分析罢了。”

    刚才还有说懂得看相占卜,现在又懂得天文。

    还有什么叶平不会的?

    同时他的话也吸引得孔绍晴的注意。

    “那叶公子以后后续如何?”

    叶平看了看四周,没有直说。

    孔颖达示意:直接说无妨,这里没有外人。

    “这后续大权自然是由秦王所得!天下将大兴也!”

    如此看重于李世民,让得孔颖达有些惊讶。

    “喔?”

    “秦王之名是为何意?”

    “为何意思?”

    “济世安民也!既然如此,大唐为何不兴?”

    其实这也是有典故。

    据两唐书的太宗本纪,李世民曾经于四岁时与父亲李渊郊游时,见一识相术之士,其相士先赞李渊为贵人,又赞世民,说其“凡二十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后遍寻相士不获,并将其改名为李世民。

    这么说来,像是有那么一些道理。

    再加上刚才叶平所表现的算命才能。

    祖孙二人相信了。

    “那么接下来事态会如何发展?”

    孔绍晴这么问说。

    “叶某斗胆猜测一下,自然是秦王当太子!而后统管天下之事。我想陛下也是因为此事而召集大臣一起。”

    这可能也不是秘密,如果是李建成李元吉还在的时候,他可不敢这么讲。

    但现在两人都没了。

    他这么讲也是没事。

    接下来自然就是李世民当皇帝,这一点无可厚非。

    “这样……”

    孔颖达再次陷入深思之中。

    “所以,我才说此次之行非常重要,跟着明君,将得世人所颂扬,顺势而行,又可光耀子孙,何乐而不为之?”

    按着叶平这么说的话。

    那么孔颖达是要站好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