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林宿溪虽然腹中万分饥饿,却也细嚼慢咽的,惟恐自己失了礼仪,大约半饱之后,他才开口问一旁的那位先生。
“请问掌柜的,小生有一事不解,这天翔书院有何特别之处呢?”
“公子可知这天翔书院建与何时?”那先生反问他。
“承德三年,与今已足三年。”
“公子知道是谁建立这一书院的?”
“请教掌柜的,小生不才,确是不知。”林宿溪此刻又惭愧起来,自己一直居住在宣城,王都的消息他一向不知,况自己又一头埋在书本里。
“是洛丞相建与承德三年。”那先生语气中带着点敬仰与钦佩。
“洛丞相?不是临丞相吗?”林宿溪自己是彻底糊涂了,他至少还是知道自己国家的丞相是临淄临丞相,怎的换了人了?
“公子有所不知,这洛丞相为右丞相,临丞相为左丞相。起初冰帝是只有一个丞相的,但从三年来王拜洛丞相为相后便设立了左右丞相。”
“原来如此,可这洛丞相又是何人呢?”林宿溪好奇的追问,天翔书院虽才建立三年,已是名满天下的地方,天下的学子莫不是拼了命削尖了头挤着进去。
“公子可曾听过朱雀公主?”
“小生自然听过朱雀公主的大名。”
“朱雀公主名闻天下,当年舜州一战,以5万胜月落15万大军,复又劝降朱雀与我国,深明大义,实是令人钦佩。这如今的洛丞相就是当年的朱雀公主。”
“啊?”林宿溪惊奇的张大了眼,遂又感叹,自己对时世的所知实在太过贫乏。
“说来这朱雀公主两年前归顺我国后被王拜为丞相,设立六部,减赋税,修渠道,治理贫田,体恤百姓,深受百姓爱戴。这天翔书院也建与三年前,本是奸臣王显的别苑。说起这王显,无人不咬牙切齿,洛丞相自是容不的他的,便使计除了这贼人,举国上下,无不称好,真是大快人心。”那先生也是一脸痛快,林宿溪听他这么道来,只恨自个儿当初窝在宣城老家,未能亲眼见证。“洛丞相抄了王显家产,在别苑建了这天翔书院。授受学问。这天翔书院的学生都为洛丞相的学生,因此出了书院,大都为朝廷所用,分至各地。”
原来如此。林宿溪方恍然大悟,书院背后竟是有这样一段故事。自己得到这么好的待遇想必是因为那位洛丞相,他身位天翔书院的学生也就是洛丞相的学生,日后必定为朝廷效力。想到这些,自是激情澎湃。
一个上午就在闲聊中过去,那位李掌柜讲了不少关于洛丞相的事迹,可惜没有这个机会一见,遂又羡慕林宿溪可以拜丞相为师,有跟她照面的机会。大约正午时分,那李掌柜才惊觉自己聊了太久,生怕耽误了林宿溪入学,急忙指清楚了路。
“公子请保重,日后小店就多仰仗公子了。”拜别了掌柜的,林宿溪复又踌躇满志的踏上了自己的道路。
~~~~~~~~~~~~~~~~~~~~~~~~~~~~~~~~~~~~~~~~~~~~~~~~~~~~~~~~~~~~~~~~~``
林宿溪按照掌柜的指示,先是出了东街,复又向西行至濒河,沿着河岸行至渡口,上了摆渡的小船,大约半个时辰,对岸就可看到掩翠山了。婀娜巍峨的掩翠山一向是文人流连之地。沿着山中小道上去,不一会就在丛林万翠中瞥见天翔书院的大门。待林宿溪到了书院,已是斜阳微偏,树影暗淡了。
天翔书院门口却是一片热络的景象,马车簇立,人来人往的。林宿溪在一片往来中悄然进入了书院,步入正门,凌霄阁在前方不远处,林宿溪随着众人进了去,一群儒生打扮的人在一排案前坐下,正亲切的询问对面坐着的学子打扮的年轻人。
“公子请。”林宿溪还未完全弄明白,已经听到前方一位空座上的年轻人跟他打招呼上前。
“有劳这位公子了。”林宿溪急忙上前坐下。
“请公子出示学院的书信和公子的印鉴。”那人亲切的开口,年轻的脸上是清亮温和的眼神。
林宿溪这才从包裹后拿出小心珍藏的书信,又从袖袋中拿出小小的檀木印鉴。递与那位公子。
“多谢公子。”
那位公子微笑接过,先是展开书信查看,复又翻开面前一本簿子。林宿溪看他翻开主页,先是找到林字的姓氏栏,在其后尾随的页码翻开簿子,很快的找到了林宿溪的大名。那位公子又核对了一下印鉴,确定无误后用笔做了个标记。
“林公子吗?欢迎来到天翔书院,在下苏清远。林公子自宣城远道而来,想必劳倦多日。在下这就带领公子到起居的地方。”苏清远作了揖,亲切的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