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建安二年,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乡野山间,居住卧龙岗,诸葛亮十七岁。

    “老先生,请问往卧龙岗,是从这边走吗?”

    “正是,小哥去那做甚?”

    “听说来了家姓诸葛的人在那居住,故而前往。”

    “哦,原来是去找诸葛家啊,那跟我来吧,老汉我正好要去那打柴。”

    “多谢老先生。”

    “小哥,我看你好像读过书啊?”秦老汉笑容可掬的转过头来看了眼瘦不拉叽的男孩说道。

    “识得几个字罢了。”我赶紧边微笑边回道。

    “呵呵,这里人全叫我秦老汉,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叫我老先生,哈哈哈。”

    秦老汉又好奇的看了我一眼,亲善的脸孔堆满了和蔼的笑容。眼里难掩的好奇之色,让我的心狠狠的跳了一拍,马上想起,在这个时代,只有有学识的人,才能享受别人称之为先生。

    糟糕!

    “我见老先生,红光满面,气宇不凡,身体健硕,行走山岗有如平地,所以才尊称您为老先生的,呵呵所谓,礼多人不怪。”这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喊都喊了,那还能再收回来,将错就错,忽悠忽悠一下。

    我带着侥幸的心理笑嘻嘻的看着老汉,心里暗暗叫苦。古代的规矩就是多,还好此人只是上山打柴的老汉,若是在城里,不知又要生起什么风波了。

    “不可啊,不可啊,小哥还是叫我声秦老汉吧,莫再叫先生了,要是给外人听去,老汉这条命可就算完咯。”秦老汉笑道。

    秦老汉心思,虽说在山野之中狂言狂语也并非稀事,可毕竟这个小哥是个陌生人。如今这乱世还是小心点为好。

    这么严重?不就是一声先生吗?我吃惊的点了下头,言出祸患,看来以后想要在这里生存就要谨言慎行了。

    随着刻意放慢脚步给我带路的秦老汉,穿过浓密的山林,突然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前面的山冈蜿蜒起伏,真的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山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好地方,真是好地方,这诸葛亮果然是个人才,真会选地方住,果然是传奇中的人物,不愧是传说中的哥,这样的哥,又怎么能不让人迷恋呢?

    就在我流着口水幻想诸葛亮长什么样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秦老汉突然说道。

    “小哥,你要找的诸葛家就在前面的竹林里了,我还要去深山里面,就不陪你去了。”

    “啊,多谢秦伯伯,多谢秦伯伯。”我赶紧道谢。

    这一路山林密集,叉路又多,倘若不是正好碰到秦老汉,说不定自己找到天黑都找不到这里。加上一路上秦老汉为了给自己带路,很明显步子放慢很多,真是好人。

    我赶紧边弯腰道谢,边摸着腰间的带子,记得里面还有几个钱。

    完了,摸来摸去,除了一根破布带,屁也没有。

    钱掉了……

    早就知道钱放在这破腰带上是不安全的,真不明白这些古代人为何还要把钱放在这里。神奇的是,为什么他们不会掉呢?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