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因此,邓昌福有些泄气的说道:“可惜,我们家连买果苗的钱,都拿不出来。”

    官永英心中还握着父母给的压箱钱,她当即说道:“我们没有那么多本钱,可以少种一些啊,就算只种两三百棵荔枝树,那收入也是很可观的,等以后家里缓过来了,再继续补种就是了。”

    邓世荣笑道:“钱根本不是问题,你们家要是真的打算跟着我种荔枝树的话,钱不够直接到信用社去贷款就行了,这是国家给予我们农民的政策支持,连利息都不要的。”

    邓昌福这个老实人听到“贷款”这两个字,心里就有点慌,迟迟不敢做决定。

    倒是官永英还算有点魄力,知道九公不会害他们,便点头说道:“九公,那我们听伱的,一会就回去跟我公公婆婆商量一下种果树的事,要是他们也同意的话,就去信用社贷款。”

    邓世荣看向邓昌福道:“你啊,还不如你媳妇有魄力,原本我是打算等果树种活了,再带着你们一起种,毕竟这果苗的投资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万一出现意外的话,那我就是害了你们。

    不过,既然你们主动找过来了,那提前种植也不是不行。

    因为我是在国有农场购买的果苗,而我们县又是最适合种水果的宝地,果苗出意外的机率并不大,所以认真说起来其实也没有多大的风险。”

    邓昌福闻言不好意思的一笑,他就是这种老实人的性格,务实而不务虚,从不吃过头粮(就是提前消费的意思),所以对于贷款一向是敬而远之,想都没想过。

    接下来,夫妻俩又仔细询问了九公一些问题,把需要了解的东西都了解得差不多了,两人才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家。

    回家的路上,官永英叮嘱道:“老公,种植荔枝树这么赚钱的路子,九公对我们都没有半点隐瞒,你回去后可得好好跟爸妈说,让他们同意弄这个果园,咱们能不能提前住上像九公家那样漂亮的房子,用上那种干净的卫生间,就全看这果园了!”

    邓昌福点头道:“我知道了,九公对我们确实是没得说。”

    很快,夫妻俩就回到了家,看到父亲坐在门口抽烟,邓昌福便对官永英说道:“你进去把妈喊出来。”

    官永英嗯了一声,便进去喊婆婆了。

    正在抽烟的邓允强看到凑过来的大儿子,问道:“有事?”

    邓昌福点头道:“嗯,有事。”

    邓允强一边往烟筒嘴里塞烟丝,一边问道:“什么事?”

    此时,昌福妈也被官永英喊出来了,也跟着问道:“你们两个有什么事啊?”

    邓昌福见母亲也出来了,便一五一十的把刚才跟九公的谈话说了出来,末了才问道:“爸,妈,你们说,这个果园,咱家到底要不要搞?”

    毫无疑问,邓允强夫妇也被这番话给惊吓到了,种植荔枝树的第二年,就有一千几的收入,往后要是顺利的话,收入还会越来越高,甚至巅峰时能达到上万收入。

    在这个年代的农村,谁听到这样的话还能保持淡定的?

    当年的荔枝价格真的太难查了,网上查出来的价格简直是个笑话,作者仔细查了博白县志,只找到1988年的荔枝价格,当时是2到3块钱一斤。因为找不到1980年的,所以作者只能根据1988年和1980年的大米、猪肉、鸡等价格的对比,然后推测出1980年荔枝的价格,就算不是百分百准确,应该相差也不大。如果哪位大佬知道确切价格的,请留言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