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七十六自卑的张延

    程路的作文比赛马上开始了。这次是由一个老师带队,一个男老师和一个女老师,他们头一天就到了市里,事先也没有和干爹打招呼,因为只有三天的行程。老师们找了一个小旅店,安顿下来之后,张延就主动来找程路,想要一起上街,不过程路觉得累了,她要好好的休息,不想出去。晚饭也是在旅店里吃的。

    第二天考试,程路手里拿着分到的考号开始找考场,她发现这次来参加比赛的学生很多,估计得有二百多人,不但有各个县里的学生,还有市里的,县里的高中只有两个名额,但是市里的高中就不同了,可以有五个名额。

    无论是哪里的人,即使他们很善良,很平庸。可是都会存在一种优越感,这样的优越感在市里的学生中就尤为明显。县里来的同学都显得很怯懦,在老师的带领下,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而市里的学生,也许是初中认识的关系,也许是因为他们更善于交流,都是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聊天。

    上午考了记叙文,下午要考的议论文,程路他们到达的比较早,考场还没有开,所以四个人只能在外面等着,带队的老师突然看见了熟人,两个人都到那里去了,留下程路和张延在那里站着。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因为程路和张延让人看上去过于老实了。几个明显的市里的学生开始一他们为话题了。开始还是小声的议论,不过几个男生好像看见了旁边的女生在关注他们,就更加的肆无忌惮了。程路一点也没有把他们当回事,不过后来竟然变成了城里学生和农村的学生的对立态势了。

    程路明显的看出了张延的情绪变化,他阴沉着脸,好像要发火,好像要哭的样子。程路第一次走到他的身边,冲他笑了笑,然后说道,

    “你在想什么?在想自己为什么生在县里吗?想命运的不公吗?想着这些人根本就是一群废物是吗?或者是想着,自己的某一方面根本不足,让你产生了自卑心理吗?”

    “即使在这个时候。你还是这么淡然,你就一点也不生气吗?我们没有好的出身,貌不惊人衣不压众。我们所在的地方也局限了我们的认识,这不该让人思考一下吗?你知道吗?程路,这个时候你看起来没有一点人气儿!”

    张延很爱程路的,这样的爱简直成了他目前人生的一部分,他想不出在他的生活中除了爱程路、看着程路、追逐程路之外,他还有什么快乐的感觉,可是既便如此,他张延也是有脾气的。

    不过他这样前所未有的尖刻语言,并没有让程路生气,她理解张延此时的心情,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程路笑着对张延说,她很少对张延笑的,因为不想给人轻浮的印象,不过程路此时的笑容,让人觉得很温暖,张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对程路点点头。程路这才开口说道,

    “亚伯拉罕.林肯生于1809年,于1865年遇刺身亡。他美国政治家,第16任总统也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在其总统任内,美国爆发了内战,也就是南北战争。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他是一位出身贫寒的伟大总统。其实,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身卑贱,且相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可是为了补偿这些缺陷,拚命的通过自修克服早自身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灯光、烛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他的缺陷作了全面补偿。他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二战时的英军统帅蒙哥马利,作战时坚强刚毅,失败时顽强不屈,胜利时宽容敦厚,和平时友好亲善。可他在童年时却失宠于母亲,吝啬的母爱,以及母亲对他的嘲笑、蔑视,使他习惯于在母亲的非议中做他想做的事情,恢复他失落的自尊,逐步形成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天赋的智慧。他说,这是我意志力的源泉。”

    程路侃侃而谈,周围其他的引论生都逐渐的消失了。所以人的注意力都被程路吸引,也许林肯和蒙哥马利的故事和生平大家都听过,但是可以说的这么详细,遣词用句都很有修养,这就是一般人都无法了解的了。张延也听的入迷了。可以说完全被程路表现出来的大气所倾倒,程路继续说道,

    “张延,你对于自卑有过了解吗?”

    “自卑?一种心理阴影吧!”

    “嗯,可以这么说,自卑的感觉是很普遍的现象,除了一小部分人来自天生的生理缺陷外,大部分人或者来自失败和挫折的经历,或者来自自身的背景和条件和他人的差距,或者来自周围人的藐视、嘲笑、侮辱。一个人如果有了自卑心理,就必须激活补偿心理予以纠正。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成了许多成功人士超越自卑、完善自我、走向成功的动力。”

    “说来说去,你这是在劝我!”

    “不是啊!我是在给你讲故事,再加上一些评论。”

    张延也突然明白了程路的用意,原来程路一点都不冰冷,她有一颗温柔善良的心,她说的话确实是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他一直存在着很深的自卑心理,也许,程路早就看出来了。

    “马上考试了,你要放松心情啊!”

    程路说出这话,音量放低了,尽管他们可能是竞争的对手。可是程路不愿意走任何的捷径,那会少了很多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