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花亭里。

    高水寒看着眼前这位即陌生又熟悉的妇人,心中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高母却只有对儿子重回家中的喜悦。

    眨眼间的功夫,高水寒面前就堆满了能让人血脂高涨的糕点。

    “这一次回来,再也不要出去了,和你阿耶也莫要再置气了。”

    “如今你也大了,听外面的人说,你此次立功颇巨,说不得也要如你阿耶一般,在安西军中,往后可要好好的,为安西、为朝廷效力。”

    “大了,大了,也该是要为你娶妻生子。”

    “阿娘还可以帮你带着孩子,等阿娘老了,可就带不动了……”

    桌前,高母絮絮叨叨的说着琐碎的事情。

    没有太多的大道理,却无处不显露着为人母的抚爱之情。

    至此,即便高水寒并非前身,也不仅有些动容。

    “儿到时候给您生十个八个大胖小子,天天围在您身边。”

    一句话,便是逗得高母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责怪的敲着高水寒的脑门:“说你胖你还喘!真要有这个心,现在就给阿娘生一个孙儿出来!”

    说着话的功夫,高母的眼神确实若有若无的看向格桑拉姆。

    浑圆挺拔,是个好生养的女子。

    一番话,却是让格桑拉姆羞的低下了头。

    自己好好一个吐蕃公主,小勃律王后,到了安西怎么就成了要给人家生孙子的东西了。

    高水寒也架不住高母那急切的眼神,赶忙起身告辞。

    离别庭院花亭。

    高水寒走在府内。

    这里没有小勃律的生死,也没有营地的苦寒。

    有的是庭院楼阁,鸟语花香。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府上书房。

    大抵,在高家这样的将门来说,有一间装满圣贤文章、古籍孤本的书房,是件完全不搭的事物。

    但当初为了能让高水寒走上入仕的路子,高仙芝也确确实实是下了真功夫的。

    只是,高水寒终究是没有走上这条路子。

    反倒是如今,凭借小勃律一战,在安西军中声名鹊起。

    书房里,高仙芝正在书案前,手持墨笔写完一副横书。

    不争。

    走到近前,高水寒便看到绢纸上苍劲古朴的两个大字。

    看文看款。

    不论是评价一个人的书法功力还是书写之时的情感,看题款远比正文要有意思,也更能了解书写者的真情实意。

    高水寒再凑近一步,看向尾款。

    “时天宝,兵回龟兹,有感遥寄,高仙芝。”

    时间、地点、事件、作者。

    观此尾款,高水寒不由微微皱眉。

    按理来说,如果这幅字是为了记录小勃律一战,该有得胜兵回龟兹才是,更应是纵情记载,而非有感遥寄。

    末尾,更应该要写明官职,而非淡淡一个名讳。

    兵回龟兹。

    则说明,高仙芝对小勃律一战的定义,远远没有回到龟兹城中的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事情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