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二十三岁,下乡知青,丈夫失踪,被婆家赶出家门,有一手好厨艺!

这是谢逊得到的张大芳的所有资料。

而等庄家的宴席结束,看着赞不绝口的宴席,庄康给张大芳封了一个红包,张大芳接过去以后也没看,就顺手放包里了。

庄家剩下不少备用菜,宴席主人对这次的宴席满意极了,直接做主,给主厨的张大芳送了不少备用菜,张大芳也没客气,直接收下了。

等张大芳提着东西朝着家里走的时候,在山间小路的拐角处,一下就看见了身材挺立,双手插在裤兜的谢逊。

谢逊长得高大挺立,一张脸轮廓分明,带着几分的刚硬和正气,血气方刚,正是一个男人最好的年龄。

张大芳看见给她解围的谢逊,含笑打招呼,“谢逊同志,感谢你刚才又帮了我!”

谢逊看了看她雪白的脖颈以及唇边似有似无的梨涡,目光顿了顿,道,“不客气,举手之劳!”

“谢同志是庄同志的亲戚吗?”

“我们以前是战友!”

“哦!”,这人说话冷冰冰的,张大芳有点词穷,不过这人好歹帮村了自己,而且还是两次,张大芳怎么也得说一些客套话感谢一下人家,便道,“谢同志,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才好,你什么时候有空,要不我请你吃饭?”

张大芳也就随口说说客套话,人家是城里人,想必也不会特意来乡下吃一顿饭吧?

结果下一刻,谢逊却说,“好!什么时候?”

张大芳:“……”

“明天?”

“那行!你家住哪里?明天上午,我来拜访!”

既然人家都这样说了,张大芳肯定得把男人当做贵宾对待,她道,“我住杨家村村尾最后一处房子,挨着村子里的晒谷场。”

“好!”

“那谢同志,我先走了。”

“好!”

张大芳挥了挥手,沿着山间小路走了。

而走了大老远,却仍旧根据身后有一道目光在看着自己似的?

不过等她回过头的时候,那路口早就没有了谢逊的身影,张大芳也就当自己想多了。

张大芳朝着家里走的时候,路过一条小溪,这小溪溪水涓涓,河流好像有什么在翻滚?张大芳仔细一看,发现这小溪里竟然有鱼!

饥饿到极致的时候,水里游的,山上跑的,地上爬的,人们基本都找遍了,连树皮,观音土都吃掉了,所以附近的小溪里,基本就没有可能存在有鱼这种事情,而且还是这么大的鱼。

张大芳从一旁的小道跑到小溪边,拿起她的背篓朝着水里一下刮过去,下一刻,竟一下抓到了两条鱼,这两条鱼都是鲫鱼,一条大概有一斤左右大小,另外一条却不得了,起码有三斤重。

张大芳当即把鱼倒在一旁,又继续拿起背篓往一旁的小溪水里丢下去,等反复挖了几次,在一旁的岸边,已经堆起来不少的鱼了。

“这条小溪怎么这么多的鱼?”

忽然,张大芳心里一动,一下知道这条小溪的鱼从哪里来的了。

在小溪的上游有一个别的村子的鱼塘,最近刚刚分产到户,这鱼塘却没法分,仍旧是大集体的,等到了年底,隔壁村人才会统一放了水捞鱼来分。

看着原本的浅溪跑出来这么多的鱼,那没得说,肯定有人偷偷给池塘开了个口子放鱼了。

张大芳在小溪边捞了半个时辰,就捞满了大半背篓的鱼虾了。

是的,除了鱼,小溪里还有不少活泼乱跳的虾子。

在乡下,物资是很缺乏的,这小溪里肯定还有不少鱼,到时候捞起来,不论是卖掉还是自己吃,倒是都不错,张大芳在一旁的荒地捡了一堆的亏草堆在背篓上面,她背着背篓快速朝着家里走去。

等进了村子,村人看见她背篓里的枯草,也是根本没有起疑。

张大芳把背篓背到家里以后,杨爱国和家里两个孩子都给乐坏了。

小溪属于无主的,村里的小孩或者村人,偶然都能在小溪捡个小螃蟹小鱼小虾之类来喂鸡,听说是小溪捡的鱼,杨爱国也决定一起再去捡鱼。

张大芳想着那小溪的上游不定有不少的鱼虾了,与其便宜外人不如带着自己相熟的人一起捡鱼虾,当即便去叫了桂花嫂子,村长媳妇等人。

村长杨大牛知道这个消息,都顾不得别的,自是直接朝着上游鱼塘走去,去查看鱼塘情况了,不过已经放走的鱼虾,那肯定也就放走了,村长查看以后,发现隔壁村的鱼塘真的被人砸开了一口子放了水,便赶忙去隔壁村子通知人家的村里领导去了。

而张大芳和桂花嫂子等人再次来到小溪的时候,等捡了没多久的鱼虾,附近也有人在小溪翻翻找找了,张大芳几个人便知道,他们必须抓紧捡鱼虾了,不然一会儿就会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