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目前摆在眼前的有三条路

    一是留在镇上直到道路通行但想到这古代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人力社会,修整路段哪有那般容易,且其危险也是不言而喻。滑过一次的山体只会更加危险。

    二是绕上一个大圈从峡州行船南下,这个也被沈煊否决掉了。毕竟那么长的路途其可能的变故更加多了起来。且峡州境内多是山地山匪又能少到哪里去?

    这第三,沈煊深深的吐了口气就是走那条“匪路”了,虽说是匪路,但其实他们二人的路线离那座匪山还有一些距离。

    要说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从劫匪身旁路过,总比从人家眼皮子下面过去要好上很多。

    那能好上多少恐怕也不得而知。毕竟这时代的地图可跟日后没法比,师父手这个已经算是颇为详尽的了。

    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沈煊一时还真拿不定主意。

    而这时,从方才开始便一直沉默的燕云长淡声道:

    “寻常山匪五十人之内可保公子无恙。”

    燕云长抱臂立在窗口宽大的衣襟反而衬得对方愈发的消瘦仿佛立马便要乘风归去。

    这般“弱不禁风”的模样,偏偏说出来的话简直吓人。

    而沈煊觉得自个儿的三观又一次被刷新了一番他知道这位武力值高的很但没想到居然厉害到这般地步。

    “倘若那些山匪携有武器呢?”,但毕竟涉及小命,那是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无碍”

    这俩字除去了沈煊最后一丝犹豫最终定下了决心。

    这一路上虽然两人交谈次数屈指可数,但对方的脾性沈煊也了解一二。燕兄既已开口恐怕这五十人还是少算的。

    那群山匪虽不知人数几何,但过百的可能性极小,毕竟若是这般规模,当地的步军衙门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就连那些豪族们,也未必坐的住。

    毕竟,匪众之,可多的是被他们欺压至无路可走的平民百姓。

    想通这点,沈煊也是大松一口气。那群匪徒就算要出来“打猎”,有点脑子的也不会倾巢而出。这般下来,就算他们真倒霉遇上了那群人,有燕兄在,起码他的安全也还是有保障的。

    做下决定,两人又在客栈里逗留了几日。期间沈煊!煊还前往县里拜会了县尊大人。

    沈煊如今所处不过一偏僻小县,人口稀少,经济自然也不甚发达,类属下等之列。此地县令也不过举人出身,如今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对沈煊这般的少年举人自是客气的很。

    一路走来,沈煊也打听过这位的官声,这位跟他那未来的岳父明显是一路人,无甚功绩,却也未有错处。

    借着对方的热情,沈煊与其对“垮山”一事深入交流了一番。来此之前,沈煊便已经总结了前世抗灾的种种措施,加之当初跟老师也曾讨论过这些自然灾害的整治措施。

    无限好,尽在晋江学城

    在结合这些天在客栈打听到的消息,沈煊此时也并非是无的放矢。只是很多东西也要斟酌一番,毕竟他未曾实地考察过此地地理情况。仅从书,或者他人口得到的消息真实性还有待考定。

    事关人命,自要小心为上。

    而一番客套过后,那位县尊大人也不是蠢人,沈煊也未曾掩饰,对方自是看出了沈煊的目的。

    只是这般行动于他无碍,反而办的好了,还于他官声有益。他又何乐而不为呢?无限好,尽在晋江学城

    他举人出身,又是这般年龄了,升官发财定然也是轮不上他的。但这好名声谁不想要呢?

    而在知晓沈煊无意透露自己之时,对方显然笑容更甚。

    临走前,对方还信誓旦旦。说他在本县若是遇上什么困难,可随时前来找他。沈煊自是含笑应下。

    随后几天,沈煊也四处打听了情况,确认过那位真的采纳了他的建议,沈煊这才真正放下心来。

    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他最多只能提个建议,真要参与进去那是不可能的。那样只会徒添对方不喜,甚至有越俎代庖之嫌。

    待到此事落定之后,沈煊二人才终于收拾行囊,准备出发。

    虽有燕兄武艺高超,但一路上沈煊依旧是万般小心。且一直留意着周边动静。

    直到马车一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那片“匪区”,沈煊这才大松了一口气。

    晚饭时分,前方村落各处炊烟袅袅,还有二三小童在大树底下打闹嬉戏。直到听到喊饭的声音,几名小童立马四散开来,往家跑去。

    这跟现代喊破嗓子的没人应的熊孩子可谓是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