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连续两次“开门红”,且一次比一次更红,让商人们热血沸腾。

    原本打算前三天用来关扑山料,只用两天便把山料卖光了。

    而且第二天的成交量远非第一天可比,人们直接认购,根本不需现场解石,让力工们都没赚到赏钱。

    究其原因,表面原因是解石太慢,凿个孔都要半个时辰一时辰的。

    而真实原因比较复杂。

    一方面,有些豪富知道这次关扑的幕后主办者是四皇子,便用一掷千金的办法巴结,能与皇子挂上钩,以后不更得财源广进?

    再说,万一把自己巴结成四皇子的老丈人之一呢?四皇子如此能干,一年就搞回这么多车玉石,万一……自己没准儿有机会当太子的老丈人之一吧?

    另一方面,有些豪富看出,虽然现场解石太慢,一天也解不出来几块石头,但几块不好的石头后总能有一块满肉的出现,说明这些毛料都很好嘛,哪怕买五块里出一块好的,都稳赚不赔。

    还有另一个原因:倒买倒卖。

    用玉石进行关扑,给商人们启发了思路,这买卖能做!这次来就当进货了,不然他们根本没有插手沃斯玉生意的机会。

    回头在进的货中掺些别的山石,总会有鱼儿上钩。

    “撞大运”的庄韵第二天也来了,好多人跟在他身后,就等着他眼光扫到哪块石头他们就下手抢哪块。

    这人运气实在太好,跟在他后面沾光十分必要。

    可是庄韵只在场地里转了转、喝了杯茶就出去了,让跟在他身后等着捡便宜的人很失望。

    庄韵从库房出来后便去找自己的马车,却发现旁边有個正在停车的马夫看着眼熟。

    来这里关扑玉石的商人,很多与秦二爷一样,身份不显,通常是某些家族生意的“二东家”。

    比方说,郑春秋是官员,不能从商,但是他可以把商铺的名义转在家仆身上。

    像陈管事,本是郑春秋培养的管事,但他也可以变成“陈庄头”,或者京都某个“奇货坊”的二东家。

    这些人带来的马车上也没有任何标志,看不出是出自哪家。

    所以庄韵在看到有些眼熟的车夫后,很是想了一阵儿才上前搭话:“你家主子豆粉、豆饼都吃完了不?还要不要再给送点儿?”

    车夫有些迷惑:“您是……”

    庄韵不动声色地对那车夫扬声说道:“你来,帮我把马车转个弯,轮子打滑!”

    车夫倒是机灵,马上过去帮忙,而庄韵自己的车夫则很“配合地”把马车卡住动弹不得,必须得有人帮忙才行。

    待到马车“终于”被从雪里转移到庄子外,庄韵悄声对那车夫说:“去跟你主子说,看看就得了,别花冤枉钱,回头我给你主子送几块好货便是。”

    车夫马上行礼,并确认对方身份:“您和我家国公爷是……?”

    庄韵便笑:“我家侯爷可是洪国公的忘年交!”

    身份一确认,车夫恭敬的语气中更带了些亲熟,替他主子表示亲熟:“临洋侯可好?最近京里都传临洋侯遇难了,不知是真是假?我家老爷担心得紧!”

    庄韵露出一丝担忧:“遇险,是遇险,只是现在还未找到人……让国公爷惦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