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秦二爷把话题重新拉回粮食问题上,几位商人便都沉默下来。

    良久,一直没有说话的钱庄东家开口了:“要说呢,就算征一百石粮食,也不过四百两银子的事儿;

    可是,谁家又没有田庄呢?我看在座的,秦爷我不了解,咱几个每家田庄都不下一千亩地吧?

    一亩地的收成最多也就三石,千亩不过三千石,按十税一算,就得再缴三百石,也不过千百两银钱……”

    一千多两银子,对于没事儿就跑青瓦台吃饭的人来说,真不算个事儿,可是……

    钱庄东家:“可是一户按五口人算,一年也吃不过一千八百斤米,一百石粮食,够一家五口饱吃六年半!

    这么些粮食交出去了,咱们家大人口多的,自己吃什么?

    再有,凭什么呀?凭什么咱们才捐了银子,又要缴粮食?竟还要缴双份?

    凭什么朝廷的责任要我们承担?合着咱们经商的就该死?

    对了,他们宗室呢?天下田庄最多的怕就是宗室了吧?他们缴不缴?”

    钱庄东家不愧是天天与钱打交道的,算账极快,他心里稍稍一转,就把秦二爷所说的缴粮问题算出具体数字来。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百石粮食,听起来不多,却够一户人家吃六年半。

    更别说买卖干的大的商户,家里土地都不少,如此一来,竟是双重缴粮。

    当铺二东家嗤笑一声:“你都说了那是宗室,人家可不是商户,他们缴个屁!

    怕是从咱们手里刮走的粮食,第一個就得拿去填他们牙缝!”

    宗室是相对于皇室来说的,皇室是皇帝的直系亲属,宗室则是皇帝家同一个祖爷爷下面的其他分支。

    除了宗室所分布的州府需要负担他们的经费外,朝廷每年还要再支出大笔补贴,连宗子的教育费都得补贴。

    “唉!”秦二爷重重叹了口气:“可不是!这么说来,好几年的粮食竟都要我们来出!

    不过诸位也别太生气,我也是道听途说而已,兴许朝廷不会这么狠呢。”

    朝廷确实不会这么狠。

    皇帝经过与众臣紧急开会,初步定下的计划是商户五到十石,地主和富民十到二十石。

    就是说,依照户籍,是商户的征缴商户那份,是地主的征缴农户那份,并不重复征缴。

    而且并不是所有商户和地主,而是按照经济实力进行差别募集,小商户和小地主、小富民不计在内。

    并且也只是面向轻灾区和非灾区进行有偿募集。

    换句话说,朝廷的打算是面向指定群体,平价收粮。

    但是,“道听途说”就意味着“无风不起浪”,就足够引起民怨。

    至于到底是五石还是五十石,就不重要了,因为之前皇帝带头捐款捐物,已经就向商户们募集了一次。

    若没几天再来这么一次,从感觉上就让人烦躁。

    更何况,钱庄东家问的有道理——凭什么?

    有钱是罪吗?“八风”是有钱人搞来的吗?凭什么这些损失让他们弥补?

    好,就算是朝廷给钱,那差价怎么算?再有,今儿我把粮食平价卖给朝廷了,回头我没粮食吃,朝廷还会不会卖我平价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