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楚清这些风凉话并非空穴来风。

    她每天就待在值房里,哪儿也不去,跟谁也不接触,就连胡恒秋想让她帮忙分担点文书整理类的工作,她都不肯。

    拒绝的理由是:“别给我找事做,做好了没人给钱,做坏了还得弹劾我,我楚家的人出事都是我给兜底,可我在密侦司,没人给兜底!”

    就是这样,把值房当做闺房,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门研究梳妆。

    但密侦司是一个信息汇集的地方,街面上有什么动静,密侦司都知道。

    知道,就难免有交谈,有交谈,就难免让楚清听到。

    楚清一开始以为是故意让她听到的,很是提防——万一这是想抓自己什么把柄呢?

    后来发现不是,因为满大街都知道的事情,就不算秘密。

    连各食店给送外卖的时候,密侦司的干事们也会跟外卖小哥聊天,要是外卖小哥有啥不知道的,这帮干事还要说给人家听,好让人少收几文钱。

    所以,楚清现在不但知道地震的震中在荣来县,还知道皇陵起火并爆炸是康王干的。

    而且,这些事情人尽皆知,与沃斯使团没什么关系,他们也是从街头巷尾听说的。

    关键是这帮沃斯人挺缺德,别看他们并不出门去散播这些消息,但是他们没事儿就坐在路边摊不走,只要听到有人议论,他们就做出第一次听说的样子,然后勾引人家多说的欲望。

    对话是这样的:“你说什么?你们的皇陵起火?哦天哪!可真不是个好消息!”

    京都的百姓都是什么人啊,那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便不屑地说:“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沃斯人:“是,不过,作为友好邻邦,我们愿意表达善意,真希望能帮上你们的忙!”

    “唔……”大宣人看人家态度如此好,便对自己刚才的态度感到愧疚:“咱老百姓能帮上什么忙!”

    看,一个“咱”字,就拉近了双方关系,尽显礼仪之邦的风范。

    于是沃斯人便更为友善的说:“我们沃斯有句谚语:‘友情比亲情更珍贵,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即使现在帮不上什么,但只要需要帮助,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

    大宣人便压低音量:“唉,这不是咱老百姓能参与的事儿,我跟你说,你别告诉别人哈,这可是要掉脑袋的……那皇陵的火啊,是康王放的!”

    沃斯人露出好奇的神色:“噢?康王是谁?”

    大宣人便用看土老帽的目光:“嘘,小点儿声!连康王你都不知道?那是皇上的亲弟弟!”

    沃斯人茫然:“皇上的弟弟,为何会在皇陵呢?”

    大宣人便把声音压得更低:“那是因为当年……后来呀……然后他外祖家……所以就……”

    沃斯人分散开,每天换着地方重复以上的对话。

    若遇到有人知道更多细节的,必然要多问一句:“不能吧?我听说不是这样的吧。”

    自然会换得:“你们这帮外邦人才知道多少,这里头水深着呐,我跟你说……”

    于是就能知道更多细节。

    人们总有一个毛病,就是生怕不能引人注意,就算引人注意了,还怕被别人抢了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