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灯舟,如其名,舟船上挂满形形色色的灯笼。

    月色夜幕,一艘一艘的灯舟缓慢地在河面上飘荡,远远看去非常美丽。

    站在河堤岸边,隐约能听到灯舟飘来的丝竹管弦之音。扣人心弦的却是那偶尔传出来的密集鼓点。传花鼓,喝花酒。

    “十个二品晶石,灯舟船票只卖十个二品晶石。”岸边小码头有人拼命地吆喝。

    生意好的,应该是张娟家族的灯舟,客满根本不需吆喝,吆喝的便是那些散舟,只在当地有些名气,以价格实惠为主。

    离开秦都百里之外,李崇然早弃了马车,介于司沈悦说过小心连城寨贼寇。

    如今的李崇然对付连城寨更没有胜算的把握。

    最热闹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之一,李崇然抛出十个二品晶石,这些晶石在秦都打发家丁仆人,他们都看不上眼。

    “这位爷请,那好您的牌子。”卖票的人递给李崇然一张木牌,牌子上写了字:“莲花舟一位客人。”。

    李崇然懒得看,听吆喝便知道他要去莲花舟。

    乘客的小船,能纳五人,李崇然登上小船,等了一盏茶的功夫,才凑齐五人,可以想象莲花舟的宾客不多。

    莲花舟在灯舟中,算中等船,按理说船老板的实力也不低,或许灯舟上的姑娘模样,才艺的确没有出众的。

    登上莲花舟,李崇然明白这船宾客稀少的原因。

    没有花酒,宾客们围桌而坐,看着台上的姑娘唱曲,或演奏乐器。负责斟酒的姑娘也是站的远远的,客人需要酒,招呼一声,来了,斟满酒,迅速地离开,又站得远远的。

    这样待客之道,完全不像灯舟。

    灯舟是登州最有特色的娱乐项目,夜场生活全部安排在灯舟上。

    同来登上的莲花舟的两位男子,主舱都没有进,叫嚷地退票。

    船上的姑娘也没有表情,在木牌上写个退十一字样,两个男人也不争辩,全当吃一个哑巴亏。

    李崇然走进主船舱,随意挑选了一个靠前台子的桌子,坐下。

    环视四周的宾客,基本无精打采,喝着闷酒,吃着花生米,磕着瓜子。

    台上的演奏也不算太无趣,听曲子,属于那种中规中矩的乐曲,与其他灯舟弹奏的那种销魂曲,有着明显的区别。

    不赌钱,不喝花酒,干听乐曲,偶尔会有人唱首曲子,这样的灯舟漂浮在夜幕下的河道中,也算独特。

    李崇然瞥了一眼,桌上的菜单,除了酒水茶水,瓜子花生,没有任何的大鱼大肉菜,唯独莲花面脱颖而出,跃出李崇然眼中。

    谁跑到灯舟上,吃一碗价值三个二品晶石的莲花面。

    莲花面,你采十朵莲花煮一大盆面,上面铺满莲子,再来凉拌藕丁三四碟,也不值三个二品晶石。

    肯定有独到之处的私房面。想到这里,李崇然摸出三个二品晶石放在桌上:“莲花面!”

    他话音没落,舱内所有的宾客齐刷刷地瞄过来。

    他们的眼中似乎闪烁着二字“傻x”

    一曲未完,一大盘端上了,稳稳地搁在李崇然的面前。

    莲花面。盘子里一朵大莲花,像面做寿桃那种,先做好莲花状,点上颜色,放在蒸笼蒸熟,莲花中央空的,倒入一碗炸酱面,手工拉面制成的杂酱面,杂酱面上浇上了剁椒肉末,撒上了葱花与油炸黄豆,莲花旁边有一小碗莲子粥,粥碗旁有一胡萝卜雕刻的鲤鱼。

    莲花另一边搁着一叠薄薄的圆面皮儿,大葱丝,甜面酱...

    这边应该是吃烤鸭用的圆面皮儿,大葱丝,甜面酱,咋就不伦不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