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十一年前。

    火战帝国帝都,江南。

    “江南好,独爱江南影,杨花落尽,晓晨曦雾,涵涵水源无穷尽。”

    这是一位不知名的酸书生曾在江南买醉之时留下的诗篇,即使当时的江南乃是火战小朝廷的临时都城,即使在江南那繁华的背后是无数将士死守国门的努力,即使,这一切即将会化为泡影。

    江南正中心,皇城之后,当朝火战皇帝杨国森的弟弟杨闯站在皇城边上,临高远眺,看着纸醉金迷的江南,杨闯的眼神很是复杂。那是一种介于担心与难过的眼神,看着偌大的江南,他似乎想不出有任何自己能做的事情,除却迷茫便是迷茫。

    自几年前由旧都迁至于此,战事一年比一年紧张了。

    原本还没有什么兵马的火战,在四处联络的情况下,终于东拼西凑凑出来一批兵马,镇守在北方以防李唐。幸好的是,虽然近些年来火战连连吃败仗,但还不算很惨,至少与天星相比并不算伤筋动骨,至少现在北方的天星,小朝廷都快被打空了。

    “哎……”杨闯悠悠长叹一声,喘了口气,自身后传来脚步声,转身去看,只见一个小太监不知何时站在了那里,望着杨闯先是行礼鞠躬,然后恭敬说着:“王爷,今日皇上还是不可见您,您还是请回吧。”

    “又不能?”杨闯先是叫了一声,然后失望地点了点头,无奈地说着:“想来最近皇兄那里奏折比以往要多多了吧,算了算了,明日这个时候,本王再过来吧。”

    说完,杨闯自怀中掏出一锭银子塞到小太监的手中,道:“劳烦公公了。”

    “王爷您言重了。”小太监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手上却没有闲着,接下了杨闯手上的银子,对着他便是再度行礼,然后一挥手中拂尘,倒退着身子施施然离开了。

    看着太监离开的背影,杨闯眼中尽是奚落。

    如今形势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兴许今天还好好地,明天李唐就打进来了,这群竖人不知道暗自都在做些什么。

    杨闯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听闻宫内有太监偷取宝物瓷器卖向宫外,只图一个“利”字,更有甚者敢去偷取大内机密,去换取荣华富贵。对于这种残缺的混账,岂是一个“杀”字得以平愤的?

    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段时间无论杀了多少这样的太监,却还是有人敢犯大不敬做出这般事情,好像明天就会国破一样。

    现在的杨闯刚刚三十出头,正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岁数。

    早在六个月前,杨闯不顾皇帝的不允许,私自去了前线。而就在前一阵子,他刚刚从中城回来,那边是毗邻前线最近的郡县。自中城左右,时不时火战的士兵就会与李唐的士兵发生起冲突。

    在中城的那些时日,喊杀声,嘶吼声,此起彼伏,杨闯从开始的担惊受怕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只用了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

    只有区区七天,杨闯便可以睡得着觉了。

    为何亲自前往前线,只是因为杨闯想要看看战争的残酷。以往,他都是被当做一个废柴王爷而已,但是就在几年前国破之时,他这个所谓“废柴王爷”终于体会到“国破山河在”这五个字的意义了。

    国破了,山河在却又有何用?

    他想看看战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不愿只听话本与书籍里的形容,他要亲眼看到。在这六个月的时间,在几大将军的阻拦之下,杨闯终究是没有踏上战场。可虽然他没有上过战场,但他却亲身体会到了不少的东西。

    无论是从百姓的口中,还是从士兵口中,杨闯都了解了一件事情:火战与李唐的实力差距很是悬殊,简直可以以“天壤之别”来形容。

    无论是从兵力还是国库充盈程度上,火战都没有足够的能力与李唐打持久战了。现在能耗下去,完全是因为李唐在北方正在全力与元蒙一起制裁天星,而无心管顾火战。

    毕竟对付火战只有李唐一方,而制裁天星却是两国联手,自然要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