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西征的号角已经吹响!马上就要到了天翻地覆的时刻了!”年近不惑的刘邦激动地想到,这么多年来,这还是他头一次得到如此的重用!

    刘邦拿了楚怀王熊心赐给的虎符,心情复杂的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刘邦心里明白熊心能够把西入秦关的重任交给自己,是对自己天大的信任,并且在秘密会议的时候,楚怀王熊心还特意走到了他的面前,嘱咐了他几句,更是令他心中无比感激。

    同时他也非常明白,自己担负的任务十分艰巨,率军西征不仅仅是一路上山高路险的问题,还面临孤军深入秦军腹地,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秦军团团包围,显然是路漫漫艰难险阻不断,孤军去实力簿簿单单。

    但是,常言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深入秦军怎显得刘家军英勇善战赤胆忠心?!想到此,他不仅对此行茅塞顿开,且胸有成竹心潮澎湃,取胜之气势大增。于是,就在寻思之际不知不觉中迅步来到了自己在城东的府邸。

    这时府中也来了两个人,正是萧何和曹参,自从出了雍齿这个叛徒,刘邦就不敢轻易重用受降的将领,而是派萧何和曹参留守沛县、丰邑等地,做好后方的军粮供给。自从项梁战死之后,他们更是小心谨慎严防秦兵偷袭,这次楚怀王熊心召集刘邦等人召开秘密军事会议,萧何、曹参怕有什么变故,便星夜赶来。

    看到刘邦从宫里回来,一副心事的摸样,在府中等候的姬良、卢錧、樊哙和欧阳云淑、吕雉等人都围了上去。

    “三哥,宫里有什么消息?”姬良上前关心地问。

    “好消息!大家听我说啊!”刘邦一面说着忽然停顿了下来,咳嗽了两声说:“走了这么远的路,难道就没有人给我倒杯水喝?”

    吕雉一看,赶紧端了茶碗过去。

    刘邦却不急不忙地喝起了水,众人都在焦急地等着是什么好消息,吕雉上前锤了刘邦一下,笑骂说:“你就别再卖关子了,再不说我们都要急死了!”

    众人哄堂大笑,一阵笑声过后刘邦放下手中的水杯,郑重其事地说:“怀王命我做为西路军的主帅,西入秦关,直取咸阳。”

    “啊,太好了!”众人一听都十分的兴奋,高兴地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毕竟他们还是头一次承担如此重要的军事任务。

    “如今,刘邦已经可以做三军统帅了,也许不久就可以覆灭秦朝,我也可以重新找到龙形佩,回到原来的空间去!”姬良在旁边想。

    这时候,他观察到,刘邦虽然高兴,但是还有些顾虑,于是便走上前去说:“此次怀王委以重任,三哥可喜可贺,但是不知为什么看起来似乎还有些心事?”

    刘邦叹了一口气说:“还是姬兄弟了解我啊,怀王这次不仅委我重任,而且约定谁能够先入关中谁就做关中王,但是秦川之地地势凶险不说,还有重兵把守,我只怕孤军深入力不从心啊!”

    这时候,刘邦才看到萧何、曹参两人,便惊讶说:“你们两人不留守后方,怎么到这儿来了?”

    萧、曹二人赶紧上前禀报说:“沛县、丰邑皆有我们家乡的子弟兵严加看守,军粮供应充足已无大碍,刚听说怀王召沛公进宫议事,恐有什么变故,特来此一看究竟。”

    “嗯,那也正好,你们说一说下步我们该怎么办,是进是退?”刘邦问众人说。

    萧何说:“如今的形势,必然是要按照怀王的命令西行入关。而西入秦关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直接往西,从函谷关进入关中;另一条路是先南下宛城,绕说陕西武关进入关中。”

    “陈胜王的手下周文走的就是第一条路,想要直接打通函谷关进入关中,结果落入秦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兵败被杀。不如……”姬良建议说:“我们就走第二条路,先南下绕过秦兵的重兵防守,从武关进入关中。”

    “绕来绕去的多没意思,依俺的话直接派大军打过去,杀了函谷关的守将,直捣秦二世那鸟人的老巢!”樊哙在一旁不耐烦地说。

    众人一听都哈哈大笑,樊哙这沛县屠夫性情暴戾,向来喜欢直言快语,卢錧嘻嘻一笑,指着他数落说:“你这东城屠户,以为胡亥那昏君会乖乖地坐在那儿等我们去宰呢!”

    欧阳云淑和吕雉也掩口而笑,刘邦无奈地摇了摇头。吕雉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上前对刘邦深情款款地说:“盈儿尚小,恐怕我不能随你们一起去了,你一路上可千万小心行事。”

    “夫人放心,我刘季福大命大,不会这么快死的。”

    吕雉一听,赶紧上前捂住刘邦的嘴说:“不要乱说。”众人在下面看了两人的亲密举动,都在一旁嘻嘻笑,特别是卢錧和樊哙更是闹做一团。

    欧阳云淑深情地看了看旁边的姬良,也嘱咐说:“大哥这次去,淑妹也不能跟随你左右了,一路上自己要小心。”

    双目对视,姬良笑着说:“淑妹放心,你在家照顾好嫂子和盈儿就行,且等我们打翻了皇帝佬儿凯旋归来。”

    一行人商量好西行事宜,刘邦命萧何、曹参主管内务,供给军队粮草,又让姬良拿了虎符带了十万大军在城外待命,和卢錧、樊哙等人披挂上阵。刘字的红色旗迎风招展,众将士骑在马上威风凛凛,随着一声令下,十万大军开始浩浩荡荡地向宛城进发。

    不久,兵锋直达宛城!一路上,果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宛城的守将紧紧扼守住城门誓死抵抗,刘邦的大军攻打了好几次,损兵折将才勉强攻克。

    刘家军又走了一程,姬良、樊哙做为先锋率军直到重镇陈留的时候,不想遇到了秦军更大的抵抗,烽火连天,尸横遍野,刘家军也伤亡惨重,连续攻打了月余仍不分胜负。

    姬良这日也在为此事发愁,于是独自到附近的城中走走,一来为散散心,二来心想也能打探些消息。

    在高阳这个陈留附近的小城里,虽历经了战火,但是在休战的间隙,仍有些小商小贩前来做些生意,于是附近的居民也都跑过来买些吃的用的。

    姬良走在这个小城镇的青石路上,看着周围来往穿着布衣的路人,常恍惚地以为这不是在秦末的战场,而是像在一幅千年的古画中穿行。

    走着走着,他走到了一家小酒馆前面,酒馆前打着一个高高的旗子,旗子上写着斗大的一个“酒”字。

    这时候,他也走的乏了,便准备走进去喝点酒歇歇脚。

    “昏君无道,天下纷争;战火荼毒,民不聊生。”

    谁知刚跨进屋门,就看到有一人披头散发地躺在门口,抱着个大酒罐,一边喝,一边大声咒骂着。

    一个店小二从里面跑了出来,迎上去说:“客官里面请,您要来点什么?”

    姬良蹙了蹙眉头对店小二说:“躺在门口的那个人是谁?”

    那小二笑着说:“那人是高阳酒徒,本地的落魄书生,常自以为才高八斗在这乱世无用武之地,喝了酒就在这儿发酒疯,客官您不要和他一般计较。”

    姬良爽朗一笑,抬腿坐在了旁边一个桌子上对小二说:“拿一瓶上好的女儿红,再切一斤牛肉。”

    店小二应声而去,不多会就拿了东西出来,放在了桌子上。只见姬良拿起那瓶酒,一转身走到那个躺在门口的人身边,喝了一口酒大笑着说:“果然是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