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燕国下都,齐国使者看着眼前的燕国公子姬职,满脸的倨傲之色。

    看着眼前那带有侮辱性的诏书,姬职的拳头都是攥得紧紧的。不过最终,他还是对齐国使者说道:“孤同意齐国的条件,就此将五城割让给齐国,并承诺从此以后,每年向齐国朝贡。”

    听到了姬职的话,齐国使者极为高兴。看着姬职在两国的盟书上签字盖印完毕后,将其郑重的收好,就此返回齐国向齐王交差了。

    齐燕两国历时近三年的战争,也由此结束。而在收到了齐国退兵的消息以后,曾经跟随齐国一同出兵的各国,也是反应不一。

    伐燕之战中,出兵较多的国家里,就是宋国和中山国。宋国的步调与齐国一致,在听说了齐国退兵后,也立即将占领的城邑尽数还给了燕国,并班师回国。

    而中山国就完全不一样了,在之前的议和中,中山国始终不同意将占领的城邑再交还给燕国。因而齐国与燕国议和后,两国所签订的盟约中,中山国并没有签字。如此,就成了中山国强占着燕国数座城邑的局面了。

    因为齐国目前的重心不再放在北方,因此对于中山国与燕国的恩怨,齐国也并没有搭理。甚至在具体负责此事的田婴看来,中山国与燕国交恶,对齐国来说更是一件好事。燕国和中山国都是齐国的小弟,小弟们要都是一团和气,那老大还混什么?等着小弟们团结一致来群殴自己么?最好是双方有矛盾,产生冲突,齐国就能作为调停者来同时处置两国了。

    齐军完全从燕国退兵后,姬职直接继任燕王之位。看着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想到自己的国土还在他国的手中,燕王姬职都是一副食不甘昧的样子。

    他知道,燕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要改变燕国,让其重新强大起来,在整个天下占有一席之地。而如今,唯一摆在燕国面前的,也只有变法一途了。

    若要变法,必要有贤臣。于是,燕王就仿效了秦国变法时秦孝公的举措,开始颁布了求贤令来招纳贤才。

    求贤令发布了许久,却没有多少真正的贤才前来投奔,让燕王不由得有些失望。当燕王将要失望的时候,却来了一个叫做郭槐的人。此人有些聪明,却并非法家之士,与他所想的如商鞅那般变法大臣,并不相符。不过为了不让士子寒心,燕王也还是将其招纳为官了。

    就在燕王失望,想要亲自研习各国变法的典籍,并亲自来进行变法强国之路时,郭槐却劝说燕王道:“在下恳请大王能够对臣多家赏赐!”

    乍一听到这样的言论,燕王有些愤怒的质问道:“先生初来燕都,却劳而无功,如何敢擅自请功?”

    郭槐却是丝毫不慌的对燕王讲了一个故事:“大王,臣提出这样的要求,并非是无意义的。春秋时,有一位国君非常喜欢千里马,愿意以千金求购一匹马,然而过去了三年,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了数月,国君总算是发现了一匹千里马,于是他派人前去购买。当手下带着大量黄金赶到的时候,却发现千里马已经死了,于是派去买马的人,只能以五百金的价格将千里马的骨头,买了回来。

    当属下回来以后,国君颇为愤怒的质问道;‘我要的是活的千里马,你买回千里马的骨头,对我有何用呢?’属下回答道:‘君上您愿意以五百金购买死的千里马,又何况是活着的千里马呢?我们如今所买下的马骨,就是为了吸引来真正的千里马啊!’

    果然,不到一年,国君就买到了真正的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