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听到蒋云峰交代后事般的悲情话语,杜学梅“嘤嘤嘤”地哭出了声。

    被关在同一牢房的两个闺女也早被惊醒,此时听到母亲的哭声挣扎着起身,向着她靠过来。

    五岁的幼女揉搓着眼睛,嘴里不断地喊着“娘亲”,一双圆滚滚的大眼睛里却闪烁着饥饿的光芒。

    小孩子家除了吃,对人生和命运又能有多少理解?

    大概为零吧。

    二八年华的大女儿,散乱的秀发映衬着白皙的脸庞,看上去苍白可怜,薄薄的嘴唇毫无血色,眼睛大而无神,完全被这牢狱生活折磨掉了往日的光彩。

    正在此时,几名腰挎朴刀的差役,气势昂扬地走了进来。

    不是平时看守他们的狱卒。

    一定是送他们上路的人!

    这一刻,终于来了!

    杜学梅满眼绝望和决然。

    蒋云峰双手死死握住栅栏,恨不能将栏杆掰断,骨节憋得苍白,一嘴钢牙咬得咯吱咯吱作响。

    丢失宝剑,严重渎职,他自认该死,但连累家人遭此大难,他死不瞑目。

    尤其是幼女豆包,只有五岁,便要被送去教坊司,从此暗无天日人生惨淡。

    为人父母,于心何甘?

    “蒋云峰,圣旨到。”

    圣旨?

    自古以来都是旨到令行,自己的死期真的到了。

    蒋云峰再次深情地看向对面牢房的妻女,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不停落下,每一颗都是满满的不舍。

    出乎意料,差役们打开牢门,又解下了他的镣铐。

    嗯?什么意思?

    “赶紧出来,难道还要爷们儿们进去抬你出来?”

    一个年纪稍大的差役用刀尾敲了几下栅栏,不耐烦地喊着。

    几个人跟随差役走出牢房,来到院子里,发现同样一身囚服的蒋志彦早已跪在那里。

    见人都到齐,一个身穿灰袍的太监扯起公鸭嗓子,喊道:“蒋云峰接旨——”

    众人慌忙下跪,太监宣旨。

    “……蒋云峰一生忠君爱国,满门忠烈……着官复原职,待伤痊愈再回军中效力……”

    几个意思?

    蒋云峰感觉自己在做梦,他扭头偷偷瞟了一眼跪在身旁的夫人,看到了对方同样充满疑惑的目光。

    官复原职?

    蒋云峰难以置信。

    怎么回事?不是带我去砍头?

    圣旨早已宣读完毕,一家人尤跪在地上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毛病了。

    “蒋千户,还不接旨谢恩?难道你想抗旨?”

    公鸭嗓音满是不悦。

    蒋云峰这才慌忙站起身,接过圣旨。

    “我们可以回去了?”一家人忐忑不安地问。

    差役不屑地反问:“这是你们可以随便住的地方?”

    “老,老爷……不会是骗我们吧?”

    蒋云峰哆嗦着打开圣旨,从都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又着重看了看盖在上面如血的大红印章。

    “圣旨上是这样写的……谁又敢假传圣旨?”

    签字画押后,取回各自的东西,一家人一头雾水,相互搀扶着离开京兆府衙门,有大难不死的喜悦,又有搞不清状况的茫然。

    蒋家不是大宗族,人丁并不兴旺,相反到了蒋云峰这一辈,已经成了一脉单传。除了有个早死的姐姐,也就是卓识的母亲,哪里还有亲人。自然不是宗族里有人出面摆平。

    难道是官场上的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