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回申王殿下的话,性命交关,小的绝不敢有半句虚言。皇上所中之毒,与书中记载的各类毒发症状无一点契合。所以当务之急是,把皇上的情况‘稳住’……”

    太后怒道:“你们只会背医书吗?”

    太医慌忙跪下。

    一直在递补药的杨公公上前道:“太后,小的觉得太医的话没错。在现在的情况下,除了太医,我们还可以相信谁呢?只有一点,小的也觉得奇怪……”

    太后闭上眼睛摇摇头,道:“说。”

    “皇上在此之前毫无异常,除了之前进食过的东西,不在御膳房的计划之内……”

    太后问道:“进食过什么?”

    “呃……”

    这时候,半天没说话的刘皇后笑着开口:“杨公公,怎么不敢说了?是太后赐给皇上的滋补汤啊。皇上每天都要喝完汤,才敢侍寝呢。”

    她这一番话语出惊人,把杨公公的脸都吓青了。

    太后慢悠悠道道:“汤里都是些寻常的滋补品,若是真有什么毒性,皇宫里的人可能死得一个都不剩了。杨公公,检查一下汤里有什么异常。”

    杨公公忙低头道:“是。”他拿起皇帝床头的汤,汤已凝肉已冷,他尝了尝,皱起眉头,拿勺子一搅,竟真的在碗底发现了些东西。他将那东西舀起来,定睛一看,吃了一惊。

    太后拄着拐杖,正在看皇帝的情况。她似乎想起了什么,四处看了看,声音不高也不低地朝着门外唤了句:“无常!”

    无常从门口走进来,一见到太后便跪在地上:“无常在。”

    赵佶听说过皇帝身边一直有高人保护,不料这位高人竟是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

    无常声音细弱,身材娇小,脸色苍白面无血色,一眼看去是病弱的、营养不良的男孩子模样,然而他身佩长剑,剑的长度几乎要和他的身高持平,极为突兀。

    他年纪极轻,却是宫内数一数二的高手。有人曾经试图挑战他,而斗胆在皇上审查宫中读书时故意想将水泼到他身上,眨眼之间无常赶到,长剑出鞘,一放一旋一收,人头落地,鲜血喷溅,皇上身上滴水不沾,在场学士无不变色。

    太后道:“无常,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之一,听话,懂事。三年来,我将你安插在皇上身边,让你时刻不离,叮嘱你,时时刻刻都要保护他。可是你刚才到哪去了?”

    无常道:“皇上说,无常要是不走开,他就自杀。无常不能让皇上死。”

    太后冷笑:“你也不想想,皇上哪敢死呢?”

    无常低头道:“是。”

    太后问道:“那你可曾看见什么异常?”

    无常点头:“在此之前,无常见到皇上房里有奇怪的动静,便走近看看,走近了又闻到些奇怪的气味,类似于苦杏仁。然后皇上就让无常走了。走之前,无常好像看见房间里有一团蓝色的鬼火。”

    太后惊道:“鬼火?”

    刘皇后道:“是,确实是鬼火。朝着皇上就飘过来了,还没等回过神,皇上就出事了。”

    “太后!”章惇上前打断他们,“臣以为,与其猜测皇上是怎样中的毒,不如思考下一步该采取何种措施才好。怎样救治皇上,下一步该怎么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非常紧急。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太后点头道:“章宰相所言极是。只是不知该请何方神圣,才能救皇上的命呢。”

    章惇道:“臣以为——”

    他瞧了一眼赵佖,赵佖会意,上前道:“皇祖母——”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杨公公突然走过来,将碗里的勺子抬起来,以展示里面的东西,“太后娘娘您看,这是——”

    太后一看,大惊失色,随后震怒道:“赵佶!”

    赵佶困惑于皇祖母为何突然勃然大怒,只是下意识地扑通跪下:“皇祖母有何吩咐?”

    “你看看这是什么?”

    “这是……”赵佶一看,吓得立刻去摸自己的腰间,空空如也——

    他的荷包,不知什么时候,掉进了这碗汤里,浸润着汤汁,烂泥似的变作一滩。

    荷包的口子敞开着。

    里面鼓囊囊的,装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娃娃。

    娃娃身上有张符,上面贴了一张黄纸;纸已经被泡得稀烂,依稀可见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的几个字:丁巳年正月……

    那张纸上,插了一根银针,直贯穿到那个娃娃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