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上午训练间隙,徐广明带着唐晓晨来到洪俊辉的房间。

    徐广明向洪俊辉报告了唐晓晨的想法,并递上了建议方案。

    洪俊辉刚开始也觉得唐晓晨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但看了建议方案后,又对唐晓晨刮目相看。他说:“我个人非常赞同你的建议,但这件事太重大,能不能提交团里,我还需要和教导员商量一下。”

    中午,许杰过来问唐晓晨:“营里对你那个费了好大功夫的建议方案怎么看?”

    唐晓晨说:“副营长非常认可,但他说还要和教导员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提交团里。”

    许杰之前也看了建议方案,他很佩服唐晓晨,认准的事做起来特别完美。只不过想到唐晓晨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夏威,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

    关于唐晓晨建议建设心里行为训练场地的事,很快在一营传了开来。大多数人对唐晓晨的想法都感到十分新鲜,同时也都觉得根本不可能实施。

    刘利敏听到后也不以为然,在他闲来无事找刘镇聊天的时候,特别提到了这件事。

    刘利敏很不服气地说:“唐晓晨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以为团里给他提干,就把他当作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看他是想出风头想疯了!”

    在这件事情上,刘镇倒是很欣赏唐晓晨的想法。

    “你也不能这么说。”刘镇不同意刘利敏的观点,“我听说唐晓晨最初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想帮助夏威锻炼心理素质。他虽然提干了,但还是一如既往地帮助夏威,我觉得这点做得很好。”

    刘利敏难得反驳刘镇:“帮助夏威也要真心实意!建什么训练场地,这简直就是不切实际,怎么可能的事!”

    这一点刘镇认同,他也觉得唐晓晨想法很好,但付诸实施的可能性很小。

    唐晓晨也将自己的想法专门向张海生做了汇报。

    张海生赞赏唐晓晨这个大胆的想法,鼓励他不管结果如何,要把这股劲头一直保持下去。

    张健对要不要把唐晓晨的建议方案提交团里,心里还在犹豫。

    那天洪俊辉把唐晓晨的建议方案给他看过后,他就觉得不太现实,说再考虑考虑。这几天听到了营里不少干部战士对这件事的看法后,他就更犹豫了。

    洪俊辉见张健迟迟没有决定,知道他还在犹豫。

    为了说服张健,洪俊辉又事先了解了刘镇和张海生的想法。在得到肯定的意见后,他建议张健召集站长开会,共同研究一下。

    张健觉得这样也好。

    会上,张健先借营里其他人的口说:“我很欣赏唐晓晨这个大胆的想法,但我也了解到营里不少干部战士在私下议论,说我们基层认可唐晓晨的想法没用,团领导是不是认可?建设心理行为训练场地不是小事,要花不少钱不说,还得专门划出一块场地。我们突然向团里提出这个建议,会不会让团领导觉得我们幼稚?”

    大家都清楚这是张健自己犹豫的原因,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做起张健的思想工作。

    洪俊辉说:“虽然我们不是参谋部,但我们从基层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向团里提出建议,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刘镇说:“我们是基层单位,考虑问题可能没有团里那么全面,但不能因为这个就不去想、想了也不敢提。”

    张海生说:“我们的想法对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还是很有帮助的,即使如果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还不能实施,但以后一旦有了条件,就可以立刻变为现实。”

    徐广明说:“唐晓晨作为我们团的优秀人才,能够主动为部队建设出谋划策,我们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这也是向团里表明我们一营重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