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接下来的实弹打靶,对一营一站所有参加人员来说都是第一次。

    徐广明和唐晓晨、许杰,他们三个虽然都参加过一九九八年的“利箭”行动,但只是作为操作手进行了搜索目标演练。最终参加实弹打靶实验的,是那批到dm公司培训过的老站长们。

    从发现目标、捕获目标、跟踪目标直至发射导弹,这一套实战状态下的流程,他们三个人都没有经历过。

    而徐广明作为站长,要按下发射按钮,这对他来说既兴奋、又紧张。

    好在徐广明心理素质过硬,再加上唐晓得和许杰的出色操作与配合,每次都命中靶机,实弹打靶获得圆满成功。

    而且他们发现目标迅速、捕获目标精准、跟踪目标稳定,最后的发射导弹时机恰到好处,整个流程都十分完美,被团里评为这次实弹打靶训练的最佳发射站。

    徐广明作为站长,第一次参加实弹打靶就有如此优秀成绩,他个人也被评为“精武标兵”。

    洪俊辉十分高兴,返回k团前召集全体参训人员开会,好好表扬了徐广明他们。

    徐广明非常激动,他作为新任站长,能得到团里的认可,这是非常光荣的事。

    他也好好表扬了唐晓晨和许杰,没有他们的支持配合,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他还表扬了林辉,作为第一次参加实战训练的底盘驾驶员,沉着冷静,为战车正常运行提供了稳定的动力,表现十分出色。

    当然,徐广明并没有忘记备份人员。他重点找耿远和王兵分别谈话,鼓励他们加强学习和训练。

    同时还特别提醒王兵,注意平时的作风养成。至于王兵听进去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回到k团后,唐晓晨立即给童燕燕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在不泄密的前提下,详细讲述了自己参加实弹打靶的过程和感受。信的最后,仍是表达了自己的思念。

    接下来几个月,童燕燕仍然正常回信,但始终没有呼应唐晓晨的思念,她在故意回避。

    唐晓晨也不介意,继续和童燕燕进行书信往来。

    这期间,家里又催着唐晓晨回家探亲,其实唐晓晨知道,父母一方面想儿子了,另一方面也是催他回去相亲。

    算起来离去年第一次回家探亲已有一年,也该回去看看父母了,同时和朝思暮想的童燕燕见面。

    所以,到了十月初,唐晓晨又一次提出了探亲申请。

    营里很快批准,唐晓晨再一次踏上了回家之路。

    这次他仍然没有提前告知童燕燕和其他同学,他还是想等回到家再说。

    回到家里,唐晓晨还没来得及休息,母亲就开启了催婚模式。

    “你去年回来探亲,那个叫童燕燕的女同学和你关系好像还不错,你回部队的时候她还去车站送你。你们后来还经常联系吗?”

    “经常联系!回到部队后我和她一直都有书信往来。”

    “那你有没有那层意思?”母亲很期待地问。

    为了避免母亲逼自己相亲,唐晓晨不想再隐瞒:“其实在大学的时候,我对她感觉就很好,现在也一样。”

    “她那边呢?”

    “妈,实话告诉你吧,去年探亲回部队后,我就问过她的意思,但她当时拒绝了。”

    “拒绝了?”母亲显得有些失望,“为什么?你条件又不差!她说了原因吗?”

    “她也没具体说原因,就说让我去寻找和我般配的另一半,说她不适合我。真是搞不懂!但我觉得她也没把话说死。”

    “没把话说死也许还在犹豫。她是做什么工作的?”

    “她原来在机械厂,去年辞职了,后来又找了一家单位,做机械贸易的,好像是负责质量方面的工作。具体我也没多问。”

    “单位叫什么名字?”

    “妈,你这是在做详细调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