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瞬间,身旁的两位面色凝重了起来。

    一来是因为苏启的文采。

    一直听说燕相在国内变法图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没想到竟然有如此的文采。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短短四句,就将眼前如此凄凉的景象真实的描绘了出来,不得不说,真实好文采。

    但是,之前的那些句子,就让他们有些不舒服了。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这两句说的是薛地会议,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之后的那几句可就十分不友善了。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这两句居然是直接打了项氏楚军的脸,也打了所有与会诸侯的脸。

    什么叫“军合力不齐”?

    大家不远千里,率领各自的军队来到薛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消灭暴秦。

    苏启居然说大家“踌躇而雁行”,明显是打蔑视所有人,倒是把自己给摘出来了。

    更加不能让人原谅的事情是,他说联军们“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这就十分让人难以接受了。

    虽然大家都有各自心中的小九九,但从来没有相互残杀过。

    倒是你苏启,借给刘邦五千军队,给他机会去攻打魏军。

    现在倒好,反过来作诗讥讽,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顿时,两人对苏启的好感慢慢降低了许多。

    但这些都不能算是这首诗最忌讳的地方,整首诗最令人不能接受的就是“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两句。

    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淮南弟指的是谁?

    谁刻玺于北方?

    这不是血口喷人吗?

    好你个苏启,平时见你恭恭敬敬的,背地里居然在这么想大家的,可谓是真真的腹黑呀。

    “燕相,这首诗有些不妥吧!”赵王率先发难,脸色十分不好。

    “是啊,燕相,这首诗虽然文采上家,但诗中所说的,都不是事实啊!”项籍也将脸绷着,有些不乐。

    “你自己将兵马借给沛公,现在又来写诗讥讽,好像是我等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真实岂有此理!”

    “你自己心中有气,闷闷不乐,却写诗出来讥讽武信君,真真不是君子所为!”

    “……”

    一时间,两人都用各种借口来攻击苏启,好像和这件事真的那样水火不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