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按照常理,苏启的卫队的战斗力远远超过这群流民。

    这群流民能有什么战斗力,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甚至连乌合之众都算不上,他们就像一群日薄西山的老朽,只要轻轻一碰就会彻底倒塌,没有一点反抗的机会和可能。

    所有人都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所以对这群流民的态度和攻击也就十分随意,甚至是大意。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甲士们拔出长剑,无情地朝着流民身上砍去,就像砍在豆腐块上。

    如果不是距离太近,无法将剑阵摆开,他们或许会采取更加方便的屠杀方式。

    不过,随着杀戮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事情好像迸发出了不一样的苗头。

    前方的老弱病残渐渐地倒在血泊当中……

    但这群流民身后,居然有许多壮汉,拿着兵器冷眼笑着。

    领头的兵士长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头,于是紧急叫停了手下,然后命人前去禀报苏启。

    “丞相,有蹊跷。”被围在铁甲护卫中间的除了苏启的轺车,还有那一位右司监。

    “怎么了?”苏启这时才探头出来,都已经发生出这样的事情了,还有什么事情可以更加蹊跷呢?

    “丞相请看!”他指着远处那些纹丝不动的身强力壮的流民,疑惑地看着。

    “居然有这样的事?”苏启也疑惑不解。

    紧接着,刚刚被命令过来禀报的军士才急匆匆地过来。

    “丞相,有埋伏!”他语气有些焦急,仿佛如临大敌。

    “究竟发生了什么?”苏启质问道。

    今天发生的事情太过蹊跷,让他如梦似幻,极其恼火,这感觉就像一个人在黑夜中穿行森林,听见人的声音却不敢出声。

    ……

    那军士刚想说话,前方就传来了迅猛的金属撞击声,接着就发出了各种嚎叫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像是在变换阵型。

    苏启抬头望过去,只见最里面的流民忽然就像换了一副面孔,露出令人害怕的表情,手中还拿着兵器。

    燕军将这些恶徒的细软保护壳被杀穿之后,已经完完全全的大意了,又正好遇到了他们的暴力抵抗,顿时慌乱了手脚。

    于是屠杀者变成了被屠杀者,角色完全互换了。

    “不好,快去!”苏启急忙喊道身旁的右司监。

    他是一名克隆人,还跟着卢安与崔阳在战场上历练过,有指挥军队的经验。

    苏启让他过去指挥,无疑对眼前的场景有了新的判断,这或许不是来扰乱他的,而是来刺杀他的。

    右司监听了之后,立马纵马而去,重新调整军队布防,组织防抗。

    苏启却陷入了沉思。

    究竟是谁想要他的性命?

    不可能是赵王。

    在这种时刻他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刺杀同盟者,而且他也没有精力来组织这种事情。

    那会不会是赵国的臣子们呢?

    也不太可能,赵国的大将军和丞相都在联军之中,赵王的身旁;而赵国宗室跟他无冤无仇,也没有利益冲突,也不可能。

    至于其他势力,跟他根本没有往来,更提不上深仇大恨,所以也不可能。

    那刘邦呢?

    苏启摇了摇头,一想到刘邦,浮现在苏启脑海之中的就是一副奸诈的心思,和憨厚的外貌。

    这样的人不是省油的灯,绝对不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自己遇刺身亡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五千人马根本不足以引起他的兴趣。

    听说他在丰邑和小沛招兵买马,军队人数已经接近两万人,还是还得起区区五千人的。

    那就是燕国内部的人了。

    苏启面部忽然狰狞起来,没想到这么久了他们还是野心不死。

    “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死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吗?”苏启暗自思忖。

    这就是人心的丑恶吗?

    仅仅是以为看不过眼,还是说有什么切身的利益?

    苏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暗自摇头,心想着回到蓟城后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丞相,大事不好,镇子上有埋伏!”正当苏启以为眼前的闹剧就快要结束时,外面忽然传来兵士的呼喊声。

    要知道,围在苏启轺车周围的都是燕军之中精锐中的精锐,他们不一定是克隆人,但一定是本领高强、对苏启忠心耿耿的人。

    不管这喊叫声是来自他们,还是来自其他兵士,都让苏启心中十分震惊。

    “有埋伏?十分埋伏?”苏启掀开车帘。

    只见不远处不知从何处冒出来了许多装备精良的士卒。

    虽然他们全身黑甲,像是秦军的装扮,打的也是秦军的旗号,可是苏启是绝对不会蠢成这样,会真的以为这就是秦军。

    “不好,他们有多少人?”苏启惊呼,朝着外面的护卫问道。

    “看不清楚,但肯定不会比我们的人少,至少多出了一倍!”

    苏启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心已经凉了半截,他们的装备精良,看样子战斗力也不会弱,看来有烦了。

    “掩护撤退!来人!给我备马!”

    虽然苏启的心已经有些乱了,但依据这些日子行军打仗的经验,这个时候就应该骑上战马,随时准备跑路了。

    不一会儿,就有人将上等的战马牵过来,这是一匹燕山马场刚不久才进献的好马,性格温顺,但跑得极快,很适合当战马。

    苏启刚刚骑上它的时候,就感觉这匹马与众不同,果不其然,才短短几天,苏启就彻底掌握了它的性格,骑起来得心应手。

    苏启二话不说,骑上战马,一群骑士就靠拢了过来,虽说他行军打仗了几个月,但就是没有养成随时穿铠甲的好习惯,以为铠甲实在是太麻烦了,又重又硬,很不舒服,所以除非要亲自上战场,不然他是不会穿铠甲的。

    所以此时的苏启,就像是一颗鸡蛋一样,任谁轻轻碰一下,都会立马裂开。

    “前军掩护,协助丞相突围!”一旁的军士长大吼一声,随即护送着苏启逃离战场。

    远处的“秦军”见状,哪里肯放苏启独自离开,他可是他们的首要目标。

    于是几乎所有的“秦军”都发疯似地往苏启逃离的地方杀去。

    可要想突破训练有素,又有大部分克隆人的燕军,是何等的困难。

    再加上有了监察司右司监那天赋般的指挥能力,一时间这群“秦军”居然陷入了反包围。

    “可恶,不能让他就这么跑了!”此次失手进入了燕国境内,就再难有机会了!”

    “杀!”

    已然顺利跑出重围的苏启顿时松了一口气,回头看着空谷中的闹剧,不由得一阵疑惑。

    如果真的想至他于死地,这种强度未免也太不入眼了吧!

    “传令,让后面的让人快速突围,不要恋战,不要纠缠!我们先走!”

    “诺!”

    苏启又吩咐了几句话,便和身边的几十余骑飞速北上了。

    一路上苏启依旧并不张扬,甚至已经达到了低调的地步,路过的郡县,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一伙人的身份。

    于是,在明面上不免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苏启部在峡谷遇袭之后,苏启就下落不明了。

    其实后方的部队突出包围之后,就一直按照原定计划行军,替苏启遮挡明枪暗箭。

    而苏启则走到小路,只是依旧和大部队有来往。

    一路上总体十分顺利,除了遇到一些难民,有些警惕之外,几乎没有遇到大问题。

    “这一路都是燕国境内,看来他们将燕国治理得很好,几乎不像年初那样盗贼横行了!”

    苏启欣慰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