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走上平台,便看见了北辽的那边派的十个学子,看得出他们对这场比试非常重视,十个学子穿着统一的服饰,就连身材似乎都经过了挑选,几个人动作一致、整齐划一,对比来看姜国这边明显在气势上要差了很多,不仅学子穿着各异,就连形象也比对方差了许多。

    但是这样的境遇在苏扬舲出场后得到了缓解。

    苏扬舲那张脸一出现,就吸引了锦棚里所有人的注意力。

    但是所有的关注也都在那张脸上,眼里露出对容貌的惊艳与爱羡,心里却是对那个人的不屑和嫌弃。

    第一个笔试项目是论礼,由姜帝抽一个典籍故事,姜国和北辽双方各执一方观点,再用自己所学礼学理论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其实这样的较量与现代的辩论赛类似,姜国奉儒家经典为正统,历历代代帝王都极为重视“礼”,而北辽是一个草原民族,近二十余年来北辽帝才开始在国内推广儒家思想,想要学习中原的姜、景二国以儒治国,于是北辽国内兴起了建学堂、尊儒家的一系列风气,只是毕竟根基尚浅,就算从姜、景二国请了许多大儒去讲学,在泱泱大国厚重文化底蕴下仍显得十分稚嫩。

    北辽学子一开始还个个昂首傲视,只数十个回合下来便显得垂头丧气,被姜国这边辩的哑口无言,迎章楼上座的淳华郡主看到自家学子败下阵来,心里十分生气,只是碍于人前却不好发作,狠狠地瞪了旁边地奚漾一眼。

    “圣上,此局是我姜国胜。”魏宋仁笑眯眯地微躬身子,一甩手中的拂栉,拱手对着上座几位行礼。

    “好,好!”姜帝拍拍龙椅的扶手,脸上挂着笑,忽然手掌一用力站了起来,对着几个皇子道:“你们年轻人好好玩玩,朕有些乏了,就不陪你们了。”

    众人站起躬身送姜帝,不一会魏宋仁去而复返,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坐在最靠边的位置上。

    苏云杪看见他旁边的一个小太监正是刚才第一场比试的司礼官,便问道:“这位公公,你刚才在楼下看的更清楚,请问我四弟表现如何?”

    小太监还未开口,倒是坐在左手畔的苏宁宴开口冷哼:“老四?他不拖后腿就不错了,怎么老二你还觉得他能出口成章、论据周全?”

    “大哥。”苏云杪侧了侧身,微微笑了笑,“扬舲代表我姜国参加比试,只是这份勇气便可嘉,要说起来你我二人也未必有他这么勇敢。”

    “勇气可嘉?”苏宁宴吊起的眼睛露出几分嘲讽,冷笑:“我看他是不自量力,也不知道是被谁教唆的,没什么本事逞什么英雄,到最后还不是丢我们皇室的脸。”

    “这倒未必!”苏云杪将手边的莲芸酥往卫南寻那边推了推,看着他脸上的表情说道:“扬舲也有他擅长之事,未必是大哥口中那般不堪。”

    小太监垂头躬身听着两位皇子你来我往一番,这才找到说话的空间,“禀告两位皇子,四皇子在第一轮比试中虽然未进前三名,但是却也是有理有据,论据严谨,引典周全,辩的十分精彩。”

    “那个草包?”苏宁宴将不屑表露的过于明显,他捏起手边的茶杯,哼道:“就他还论据严谨,引典周全呢,真是天大的笑话。”

    卫南寻猛地站起身,对着苏云杪拱手道:“二皇子,我想到下面去看比试。”

    言闭,苏宁宴却在一边阴阳怪气起来,“看?瞎子也能看?”

    尹川从身后冒了个头,呲着牙要冲上去的样子,却被旁边的允乐拽住了衣袖。

    苏云杪也起身,整了整衣衫道:“卫质子,我随你一同下楼,我这监考官也该有些作用的。”

    七皇子也想起身随苏云杪下楼,却被旁边的三皇子瞪了一眼,止了蠢蠢欲动的脚步。苏云杪将这些都看在眼里,他并未在意而是昂首跟在卫南寻身后,一同消失在楼角。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三皇子和七皇子都属于夺嫡无望的,他们既没有身份显赫的母妃,也没有像五皇子那般手握重兵,更没有大皇子身后的一众权臣支持,在这场九死一生的夺嫡之争里,他们不过是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别人的附庸物而已。

    比试的第二轮是“乐”,比试规则也很简单,就是由两国分别派出自己的乐师弹琴,学子们则分别上台以乐器和曲,学子所执乐器不限,但是两国乐师是相互交换的,这也公平,以防作弊。

    苏云杪带着卫南寻三人走到距离平台最近的一层,寻了几个位置。

    在此层的都是京中权贵,见是二皇子亲自来,自然都是认识的,赶紧闪出几个位置。几个年轻公子听到苏云杪如此说,都是一笑置之摇摇手中锦扇。

    这其中有一人名叫曹方安是刑部主事,与苏云杪曾共同办过案子,其祖父是已故的曹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