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冯听晴说见到她的时候她倒在村口。

    村子外不远就是淮河。前几天县里下达了防汛的通知,但村民不以为意。当天一直在下雨,冯听晴不放心,冒雨出去看淮河的水位情况。

    结果走到村口看见有个人趴在泥水里,她跑过去把人扶起来发现是张玉言。当时张玉言还是有意识的,趴在地上时右手垫在下巴下面,避免呛水窒息而死,四肢除了右手都是软的。

    在被她扶起的时候还用右手扯着她的衣服说,“去茅仙洞。”

    又说,“救命。”

    “不去。”

    后面明显是支撑不住了,失去了意识。

    好在张玉言体重较轻,冯听晴又常年在工地锻炼身体,体力很不错,冒雨把张玉言背回了家,请了隔壁村的大夫给张玉言诊断了下,四肢除右臂都断了。

    “张老师,是谁把你害成这样的?”

    张玉言摇摇头,没说她怀疑是自己打断了腿和胳膊,“我忘了。”她想了想,当务之急是先联系张海楼他们,便问冯听晴,“你能帮我写几封信送出去吗?我要联系我的家人。”

    冯听晴想也不想就答应下来,取过来纸笔按她说的写了五封信,内容只有六个字“我在凤台郢村”,收信人是他们约定过的张应锋,地址分别寄到蚌埠、凤阳、临淮、南京,还有一封是寄给张海客的。

    冯听晴在家经常和老师通信,因此家中有备好的信封。张玉言注意到她在写地址的时候迟疑了一下,最后写下的地址是用英文标注的地名,没有写汉字。

    她解释说他们村子排外,对外人的态度非常恶劣,她把张玉言背回来的那天早上雨下的很大,没人看见,目前村里的人还不知道村里来了陌生人。如果她找信客送信去蚌埠等地可能会被怀疑,张玉言现在的状态又很不好,最好还是不要被村里的人发现。因此用了英文标注,只要告诉信客这是她写给国外的老师的信就行了,村里没人认识英文。

    下午冯听晴去送信。

    冯听晴一家的态度很冷漠,除了冯听晴没有人踏入过张玉言所在的屋子,好像都当她不存在一样。

    送信回来,冯听晴告诉张玉言,她和家里人的关系不太好。

    冯少年时期和同村一家人的长子约定了婚约,后来那家人送长子去读书,家里怕她配不上对方,也送她去读了几天书,后面和那家长子一起考上了县立中学。

    虽然政府一再强调适龄入学,但县里愿意送孩子读书的人家少之又少,时任县署令便免去了初中的学费。冯大抵在读书方面很有天赋,读完中学后,又考上了省立四中。而她的未婚夫已经学不下去了。于是家里又不再期望她读书的时候,要她退学,初中毕业的学历可以在县里找一份薪资可观的工作了。

    她没有答应。去了府城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后来得到一位老师的资助,后两年安心读书考上了国立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