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三九八 忧思

    恒阳国提出,若本国商人触犯苍冥国法律受罚时,须向使节通报并说明缘由。 w w .w . 苍冥国则要求恒阳国客商遵守本地法律,不得有法外之权。马尔尼表示愿约束手下及本国商人,但希望不再发生这次进京路的事故。若是当地民众侵犯客商,地方官员须严格执法,不能听之任之。因为此次事故是苍冥国理亏在先,也不好再多说了,于是,条约订明,要求外国商人遵守法律,也要求朝廷保护外国客商的人财安全。

    此外便是厘定关税。恒阳国如今不对外国货物收取关税,自然也希望苍冥国的关税越低越好,若不收税便是最好。但苍冥国要向恒阳国购买武器,全依仗关税收入,自然不肯太多让步。最后关税定为逢十抽一。

    箫尺自开国登基以来,虽有外国使臣到访,无非是朝贺纳贡,按照历朝惯例处理即可,但像这样双方对等谈判还是第一遭,因此颇费了些时日。甚至许多细节,遣词用语等都大费周章,常常为了一句话,双方辩论半日。两国化风俗各异,大小误会也在所难免,好在星子尽心尽力居斡旋,每每难以为继时终于又峰回路转。期间,果然有其他国家也派了使节来。想来是匆匆赶到,并没有恒阳国那般排场,只是跟着商船抵达,送的礼物也大为逊色,都是等着恒阳国与苍冥国谈妥,便好分一杯羹。

    过了一个月左右,两国之间通商遣使的条款才算是谈妥,而售卖武器,训练军队之事,事涉军机,箫尺并不愿人尽皆知,故未明规定在条约,将留待以后磋商。七月流火,秋风渐起,秋雨绵绵,洗尽夏日的繁华流光,箫尺起驾回宫。使团与星子等自是随行。

    箫尺回宫后,便将协约草案交付群臣商议。群臣对之已有所耳闻,对此新之事,当然也各种议论,但知皇帝既下了决心,也是提些不痛不痒的意见。于是协约的本又改动了几次,最后终于定稿。

    待群臣议定,重让礼部以苍冥国和赤火国两国字制成正式的诏,箫尺宣马尔尼朝,当着他的面,于协约盖了玉玺。望着那黄绢红彤彤的大印,箫尺心头竟有一丝恍惚。这一生经历过多少风浪,幼时辞别双亲,随师父四海为家,又深受病痛折磨;年纪稍长,便遭遇灭门之祸;后卧薪尝胆十年,苦心经营,其艰辛,实不足与外人道;一朝起事,眼看胜利在望,却又被半路杀出的星子生生拦下。当初签下隔河分治的和议,本以为便是今生最难的时刻。但今日与神秘而遥远的恒阳国定了这一纸盟约,却似更为惶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环宇之大,终不再是天下两分,逐鹿原,从此将生出什么变数?今日的决策,到底是对是错?是祸是福?

    箫尺与恒阳国签约之后,各国使节纷至沓来。苍冥国遂以与恒阳国的协约为蓝本,根据各国情况略作修改,与另外七八个国家签了类似的协约。马尔尼即从此常驻天京。使团的人员,大半乘船回国,只留了数名随从,协助马尔尼处理日常事务。箫尺亦回赠了许多原特产,随船运返。

    箫尺在城东划出一片区域,作为各国使馆用地。恒阳国自行出资,建了一栋三层的小楼作为使馆,圆顶尖塔的样式,与原大异其趣,其也设了一个小小的教堂。其他各国使节,亦如法炮制。箫尺命人将这一带圈起,派御林军日夜巡逻,名为保卫使节安全,实则断绝他们与京城官员民众交往。日常的吃穿用度,也是使馆开出单子,朝廷专门派人采购送入,使馆再照价付款,并不许他们自行购物。

    两国谈判数月,星子虽仅是一介通译的身份,却居功至伟,马尔尼感激不尽,两人也成了私交甚笃的好友。马尔尼得知星子并未在朝廷为官,便力邀他到使馆任职。星子请示箫尺,箫尺盘算,星子到底还是心向自己的,有他深入其,掌握恒阳国的动向,也没什么不好,遂许了。星子问之于白瑞,马尔尼这次派了专人来帮助白瑞编撰历法,白瑞听说星子要为使馆办事,大为高兴,一再重申星子不用操心历法之事。

    星子于是每日卯时便去使馆,一直待到下午。在使馆用过晚膳后,或是去宫里陪箫尺练剑,或是去子扬府,晚间照旧宿在观云居。他的主要任务仍是翻译各种本,也负责两国打交道时的协调事务。星子的公务并不多,闲暇时,便阅读马尔尼等人带来的籍,也向马尔尼介绍土的历史风俗。马尔尼听得非常认真,还不时拿出纸笔来记录。并请求星子教他恒阳国的语言。马尔尼虽然年长星子许多,但当起学生来却认认真真,毫不含糊。恒阳国国富兵强,威震四海,马尔尼作为强国使节,竟如此谦虚好学,星子初时有些不解,也有些不自在。马尔尼却不以为意,解释道,了解东道国的历史化,本是使节的分内职责,不然犹如盲人摸象,眼前一团黑。何况两国相距遥远,从前少有交流,风俗人情差异颇大,这种需要更为迫切。

    数月之后,新年之前,恒阳国如约运来了第一批武器,与武器随行的还有十余名教官。如今星子不能过问军事务,皆是箫尺派人去安排接待,但使馆也留了些武器,另有一名专职的武官。星子到底抵不过好心,玩了会儿空枪觉得不过瘾,便央求武官教他枪法。武官欣然应允,星子本是聪明过人,身强体健,又有武学根基,示范几次便会了。此后每日便在使馆小楼后的院子里设靶练习,正值新年期间,炮竹声此起彼伏,枪声杂在其,倒也不觉突兀。

    星子没有瞒着箫尺,进宫练剑时便如实禀告练习枪法之事。箫尺本想学,却抹不下面子求教于恒阳国派来的军教官,听了星子的禀告,箫尺愈发心痒难熬,如今正好让星子传授。于是宫平时里练剑的演武场又变成了靶场。星子悉心指导箫尺,练习了月余,箫尺亦可百步穿杨。恰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星子童心大发,提议出城打猎,以检验枪法进境如何,箫尺正有此意,二人一拍即合。

    箫尺不愿大张旗鼓,以天子狩猎的浩大仪仗出巡,只是预先吩咐子扬,让他派人将宝马凌云和乘风运到城外。是日下朝后,箫尺换了身干练的深青色便装,从侧门溜出宫去。星子则准备好了枪弹,于城门外与箫尺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