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朱七牛‘嗯’了一声:“确实如此,安南等国虽然弱小,但到底建立了王朝,有一定的文化和军事实力,贸然攻打只会消耗大明国力,不如澳洲来的有利。”

    朱棣点点头:“朕之所以突然还朝,和安南关系很大。

    简而言之,安南那边有人谋反,把原王室的成员给杀了个干净,他们的忠臣良将好不容易复辟了,推翻了乱臣贼子,无奈却找不到王室成员来当这个国王。

    于是想要归附我大明,做大明的一个省。

    他们打听到大明京城目前是太子做主,恐太子决定不了这等大事,于是百般周转,这才将国书送去了蒙古,朕收到书信后,认为大有可为。现在,发表下你们的意见吧。”

    一听还有这好事,满殿的文武高官都高兴极了。

    “这是好事儿啊,不战而屈人之兵,使人主动来投,正说明我大明名声遍布四海,国力强大,德以服邻。”

    “妙啊,这安南国可不是小国,而且地处要道,若能成为大明一个省,大明以后无论是出海还是西进,都会多出许多选择。”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安南来投之事的影响,将不亚于当年的琉球归化,吾皇之圣德,必将永垂史册。”

    “这事儿宜速速进行,不可寒了安南百姓之心。”

    “秦朝之时,安南即是我华夏大地疆域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安南丢失,至今已三四百年了,合该回归华夏,再续前缘!”

    虽然早就猜到自己这一朝的百官不像朱允炆那一朝的官员那么矫情迂腐,大概率不会反对这事儿,但真当大家一股脑的支持时,朱棣还是颇有些激动和感动。

    “好好好,那这事儿就定了。

    那你们再说说看,安南该如何治理?

    听闻当地蛮族极多,不通语言,不懂文字,而且山川险要,瘴毒遍地,后续的归化怕是会比其它地方难得多。”

    蔡徐笑了笑,看向一直在那里摇扇子不说话的朱七牛:“斌王殿下就没什么好说的吗?今日之局面,是否你早有预料?”

    众人皆有些惊异,不太明白蔡徐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七牛略有些敬佩的看了蔡徐一眼,收起了扇子:“蔡大人说的极是,当年先帝意图谋划安南,我之所以阻止,也是因为当时安南国内乱,王权倾覆。

    而我料定安南忠臣良将必然设法复国,进而主动归附大明。

    故觉得强攻安南没有必要,浪费军力不说,还会让两边结仇,不如被动等待。”

    朱棣等人这下可是彻底惊讶了。

    “还有做这事儿?这都快过去十年了,斌王你当初竟然看的这么远吗?”

    “不愧是斌王啊,佩服。”

    “斌王,那想必对于如何接管安南你早已腹有良谋吧?”

    “还请指教一番。”

    朱棣也迫不及待的问道:“皇弟,你有何好办法,直说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