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元志学校,晚上8:45。

    唐桢胰在教室的最靠里的角落,看着同学三三两两的离开了,她小小的手指紧紧的抓住课桌中的书包,瘦弱得单薄的身子不受控制的打着哆嗦。

    她不敢出这个教室门,她知道,在楼梯转角处,有几个经常欺负她的女生在那里等着她。袖子里的被她们用烟头烫的伤口才刚刚结痂,头上的丸子头里藏着被她们故意剪得参差不齐的发尾,背上还有几块被她们拧得淤青的痕迹没有消退,脚背上也是一大片被开水烫得红肿的印记。

    想起那些令她害怕的经历,唐桢胰的脸越发的苍白,9月底的天气,不算炎热,汗竟然不多时便湿透了她的背心。

    “桢胰,你还不走吗?”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女孩儿蹦跳到她面前,笑着问道。

    唐桢胰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笑得开朗的女孩有些羡慕。

    她的家庭,在这个学校里,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用那些欺负她的女生的话来说,就是低贱。

    这是一所,学费异常昂贵的学校。一个学期就要好几万的学费,还不包含书本费,校服费,生活费。但教学质量,无疑是全市最优的,就连隔壁几个市的人,都想法设法的送自己的孩子过来读书。

    先不说能不能日后有出息,但凡能上这所学校的,非富即贵。送自己子女进来的那些人,除了希望孩子有更好的教学质量,更希望自己孩子能跟那些身份不凡的同学处好关系,以后,自然有能派上用场的时候。

    唐桢胰,在小学时,就已经非常的优秀,从一年级开始,年年都是学校的年级第一。她的父母是农村人,常年起早贪黑的劳作,看起来比同龄的人要老上许多。

    虽然生活过得辛苦,但他们很欣慰有这么一个聪明伶俐,乖巧懂事的女儿。学习上从不上他们操心就算了,放学回家做完作业见父母还没回来,几岁的孩子就能熟练的生火烧饭,踩着自己搬来的小板凳在灶台上炒菜,等父母从地里回来吃饭。

    这几年,两口子的蔬菜生意渐渐的上了道,摸到了些门路,挣的钱也渐渐多了。看着这么懂事,成绩又好的闺女,两口子觉着不能委屈了女儿,一定要给她更好的学习坏境。他们合计了些时日,咬咬牙,将女儿送到了本市最好的学校,元志。

    元志,建立在一座茂密山林的山脚下。这里是市郊,空气好,环境优,文家作为幕后的最大股东,依仗着自家的社会地位很快就集齐了全市最好的优良师资,建校不过五六年的时间,便已经在周围几个临近的市区中排位第一了。

    唐桢胰是不愿意去这种几乎都是贵族子弟的学校的。对她来说,她宁愿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中呆着,她清楚自己沉默寡言的性格,在那样的全是优秀人才齐集的地方,她会浑身不自在。但最终她架不住父母劝说,还是去到了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