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时值十一月,科举制渐渐步入了正轨。

    有高孝瓘负责科举一事,姜虞就是个挂名的光杆司令,当然他也乐在其中。

    他狗在府邸继续摸鱼,偶尔去拜访一下那些个佞臣,和他们拉进一下关系。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姜虞拜访的佞臣,总会在不久之后遭殃,整个家族都要被一锅端了。

    以至于那些剩下的佞臣们人心惶惶,觉得这是姜虞和高洋的计策,借某人的手铲除他们,于是不敢再接受姜虞的请柬。

    百姓们却为此叫好,甚至因为佞臣倒台,许多汉人看到希望,从犹豫不决到彻底决定通过科举加入大齐朝廷为之效力。

    而高洋则将这些功劳归给某位尚书令,更加宠爱,时不时将之召入皇宫举个宴会聊聊天喝喝酒吹吹牛逼。

    当然这都是后面的事了。

    姜虞现在成了佞臣害怕的大“权臣”,成了百姓眼里的大清官,他对此表示十分懵逼。

    但更惶恐的是某个暴君的器重。

    因为他最近看自己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劲了。

    姜虞想逃,却又不敢。

    十月下旬,幽州燕郡有一个世家因为不满科举制,忽然宣布投诚大周,并举家迁徙。

    高洋知道之后勃然大怒,以叛国之罪派出姜虞和高孝瓘,前去缉拿那一个世家,并让他们当场夷灭三族。

    于是高孝瓘和姜虞带着三万人马浩浩荡荡出发了。

    与此同时,周国宇文护派出自己的心腹征讨幽州,齐军在高孝珩和高孝瑜的带领下,开始立刻部署兵马,与之迎战。

    这是姜虞第一次接手这么大的事儿,他心头除了懵逼,更多的是痛苦面具。

    【这些世家造反大齐不挺好的吗,省得我一个个去巴结还得吃闭门羹啊。】

    【话说,这个时候齐周就已经开战了吗?】

    高孝瓘:“……”

    你以为呢。

    “禀王爷,前方有一批从周国迁来的难民!”这时,一个士兵从前方跑来,对着马上身着甲胄的高孝瓘作揖道。

    “拨出一百将士,带他们在附近地域驻下,将军中粮草分一些出去。若有异常,格杀勿论。”高孝瓘沉吟片刻,缓缓启唇。

    在这个乱世,常常有他国流民为谋生跑到邻国,其中也不乏一些细作。

    这些细作如果打听到了边疆将士的驻扎地,回去偷偷报告自家主军的话,那么遭殃的就不仅仅是将士,还有当地的百姓。

    为了大齐的百姓,高孝瓘不得不选择谨慎而行。

    “喏!”士兵作揖应下,立刻带着一百人马离开。

    姜虞暗暗惊叹。

    【大佬不愧是大佬,换上铠甲画风都变了。】

    【这就是未来的战神兰陵王吗,绝绝子!】

    高孝瓘:“……”

    马屁精。

    军队追踪那世家来到齐周边境,在他们跨入周国之前将之拦截,并奉出圣旨,由高孝瓘下令亲自灭杀。

    看着满地的尸体,姜虞觉得太过上头,选择了回避。

    这就是古代。

    按照族谱清点人口时,高孝瓘感觉燕郡还有余孽,准备再去一趟燕郡。

    姜虞一想到自家老爹和老爷子那恐怖的眼神,立马就像掉头回邺城。

    突然觉得邺城好香。

    但是又不能不去,毕竟他是个挂名的司令官。

    于是姜虞戴着痛苦面具,磨磨蹭蹭地和高孝瓘扭了个方向,往幽州赶去。

    半路上,他们又救下一批因为旱灾流浪的流民。

    其中,姜虞好像看到了狗蛋儿。

    夜里,姜虞一人来到流民村落,摸到某人住处,悄悄打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