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看到强子婶子泪流满面,英娘停了话头,忙拿出汗巾帮婶子擦泪。强子婶子擦了擦泪水,带着哭腔说:“孩子你们不用说了,我都明白。你们这是可怜我这孤老婆子,想让我这老太婆能生活得好点,我是怕我这苦命影响了你们啊,既然你们这么说了,我就留下。不过我可跟你们说真要是我连累了你们,你们可得让我走,要不我的心不安!”“好,你就放心住着吧!”李学文爽快地答应道。

  就这样强子婶住到了小晚儿的家。可能是每天都能听到僧人们的诵经声,她的心开阔了,人也精神了。有事没事都面带笑容,给人的感觉也年轻了许多!就是吃饭时放不开,英娘是顿顿饭都给她让饭让菜,其实她真吃饱了,可是英娘还是要给她在添点。暖暖地,是的这个家暖暖的,总让强子娘觉得自己在做梦,但愿此梦永远也不要醒来。

  强子婶子是个勤快人,自从住进来就再也没让英娘动过火,什么都做而且活还好。除了小晚儿的新鲜吃法,别的都不用英娘动手,弄的英娘这个过意不去。跟小姐私下说“要知道婶子来帮她干这么多,当初说什么也不会提让人来了,合着是照顾了她自己。”小晚儿却笑她想得多!真的小晚儿就是喜欢,英娘进推有度的劲。还不耍小聪明,有真实感,这样的人,适合长久交往!

  李学文只耽误了一天就又接着走货去了。有了地瓜事件,让他对做人有了新的感悟,对人和对事多了许多真诚。原就和气的文掌柜就更和蔼可亲啦!第七章四口之家生活日常

  强子婶子是个做事有板有眼的人,可是今天的事是她做梦都没想到过的,所以没细想在李学文的建议下只带了件换洗的衣服,就跟着李学文来到了大相国寺外小晚儿的家。

  当李学文给她介绍小姐时,她就懵了慌忙见礼问安。看到李学文的娘子英娘,她才明白为什总听到文掌柜提他娘子了。这个娘子真有气质,总给人大家娘子的感觉,真不是村里的漂亮的姑娘能比的。最让人敬畏的还是小姑娘,只有一点点大,可是举手投足都带着威严,像极了大官人家的大小姐。小晚儿请她坐下说话,把她紧张的啊觉得身子都是抖的。

  不过小姐倒是再和气不过,细声慢语地谢她帮李学文做事。“强子婶,谢谢您帮着学文把地蛋运回来。我们吃着好偏赶上志远主持遇到了就跟着尝了。这一吃动了出家人的慈悲心,想着要是能种出来,让吃不饱肚子的人填一填肚子。不知道能救多少人,这事要是成了,您老功德无量!不成您这吃食也好,咱又有了一样新吃食,也得谢谢您。”“不敢当,文老婆仔当不起小姐的夸奖!”强子婶连忙起身说话。小晚儿让她坐下,接着说“婶子想也听学文说了,我们想请婶子留下来。一是种地蛋的事寺里托给了咱们需要您帮着点;二是学文这里越来越忙需要人帮忙,您正好一个人到这里来也无牵挂!”

  听到这强子婶才明白人家这是留她呢!自己一个孤老婆子哪里需要人家这么对待,当即起身给小晚儿见礼,说“有事小姐和掌柜的尽管说,到你们这里长干你们还找个身世好的人吧!我……”不等她说完,小晚儿就接过了话:“婶子不能这么想,找什么人我们可是有要求的,再说婶子哪里不好了,我们都是一样的日子久了,你就知道了,你比我们都好命呢!这事就这么定了,学文媳妇也有话跟你说”说完示意英娘带强子婶去李学文屋子,让他们好好聊。她看出来了有她在婶子太紧张。

  强子婶跟着英娘和李学文来到西厢房。一坐下英娘就拉起强子婶子的手,亲热地说“婶子别走了,这里有地方。我一个人活太多,忙不过来你正好帮我!我和学文都是小小年纪被拐子给拐来的,遇到小姐才有了家。你来了有个年长的人跟着我们,遇事也好给我们震场子啊,要不你看我们三最大的学文也才十八岁。婉小姐岁数小,心思强有事处理是没什么。可要是她生病了,我照顾上就不行了。有你这大人在有处事经验,不比我和……”

  看到强子婶子泪流满面,英娘停了话头,忙拿出汗巾帮婶子擦泪。强子婶子擦了擦泪水,带着哭腔说:“孩子你们不用说了,我都明白。你们这是可怜我这孤老婆子,想让我这老太婆能生活得好点,我是怕我这苦命影响了你们啊,既然你们这么说了,我就留下。不过我可跟你们说真要是我连累了你们,你们可得让我走,要不我的心不安!”“好,你就放心

  李学文只耽误了一天就又接着走货去了。有了地瓜事件,让他对做人有了新的感悟,对人和对事多了许多真诚。原就和气的文掌柜就更和蔼可亲啦!

  十里八村的跟他混熟的人很多,现在是秋天收获的季节,每天都会带着乡亲们给的山货回家。强婶子毕竟是村里长大的,对这些山货处理起来比英娘利索。再有就是按照小晚儿的要求做,自从帮娟子买了药,娟子家对李学文可是念念不忘。乡下人也没啥,特别是娟子家就更没啥能送人的东西。得空娟子爹收了点细荆条,给李学文编了一套五个大小不一的簸箕。这可帮上英娘他们的忙了,晒了不少干菜,也腌渍了不少泡菜,这里也有小晚给英娘准备的。英师傅不能白叫啊,怎么得也要给徒弟点念想啊。

  再说自从品斋宴上,僧人们吃到了英师傅的泡菜,那是念念不忘。前几天英娘去禅院见大和尚,斋房掌事就直接追着英娘要泡菜吃。要说得找对人,这掌事本人就是吃货,让他管厨房也是因为他会做饭。志远不吃素,在大厨房里做不好,所以掌事慧庸就在志远休息的院子给他单做。但也是志远馋了的时候。早饭不用,晚饭自从跟小晚儿要饭了,就再没做过,有一年多没单做了,所以这吃货也馋了,对泡菜更是想念得紧。

  英娘已经单独送他一钵了,看样子是吃没了。英娘还是很了解这徒弟的,他在禅院门口一站,英娘冲他一点头,他忙上双手合十低头施礼。送走大和尚,英娘就给慧庸拿了罐什锦泡菜,比前次的辣白菜更好吃。这可就找事了其他掌事都来找英娘要咸菜,这没法了,单独给他们做吧!

  强子婶现在那叫一个精神,穿着英娘给她新做的衣服,脸上经过修养也泛起了红晕,说起话来脆生生的,一点也找不到刚来时的影子。小晚儿希望强子婶能更好的生活,就问婶子闺名叫什么,婶子说叫兰花。小晚儿就提议,大家叫兰姨。这个称呼得到了李学文和英娘的响应,兰姨就这样叫开了。强子婶自己觉得叫什么都无所谓的。小时候在家爹娘跟她叫二丫,长大了外人叫她兰花,可出门次数太少了,在娘家就没几个人叫过她。还是刚嫁人时当家的叫着,后来有了强子,连当家的都换成孩子娘了。小晚儿不问她都想不起了,其实她也才三十岁,哪里老啊,这也是小姐说的。是啊,自己哪里老啊,有这样的好日子得好好活着,代替那爷俩好好过生活,这话也是小姐开解她时说过的。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几句话说得人打心眼里舒服!

  英娘要做泡菜,兰姨不让她洗菜,秋天水也凉。怕她受了凉将来对孕事不好,只让她切菜配料。虽然她们叫泡菜的菜,她没做过,可是洗菜什么的她会啊,干活儿那在她这不在话下。一会儿的功夫菜洗完,还帮着英娘把料汁涂抹在菜上再放到缸里。

  这些事要是英娘一个人就是一天的活,可是让兰姨做起来,小半天东西都收拾完了。这会中午,她们不吃午饭,但每人都吃一点小食,这是小晚儿要求的。辰时李学文就走了早饭就是那时吃的,午时还不饿。未时又吃晚饭,太早了就把午饭省了。

  要是李学文在家,就是三餐。申时再吃晚饭。因为有时间,所以这个日子的晚餐都是大餐。大和尚也是再这样的日子把嘴吃馋了!

  因为今天洗白菜,小晚儿就让兰姨多洗了几颗,吩咐英娘做菜馅,昨天发的面。小晚儿想蒸包子。因为没有碱,小晚儿只能让兰姨用草木灰试。倒是兰姨有用草木灰的经验,在小晚儿的指导下,两次就找好了比例。第一锅包子面起得一般,不硬但不松软。第二锅包子成功,包子又大又圆,松软可口!

  当兰娘看着自己做的包子摆在桌上,总觉得是在做梦,这是什么锅啊。怎么放进去的那么一点出来这么大啊?这是小姐家带仙气的面吧?!怎么会这么好吃啊,还会幻化。这叫包子的东西,得供起来这是佛祖显灵了!可是小姐念咒语了吗,自己咋没听见呢?“兰姨,兰姨,这是咋的啦?快吃啊!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英娘一边给大和尚装包子,一边唤兰姨吃包子,这也是小晚儿说的吃食得趁热,所以每次她做饭都是人齐了,饭也好了。今天因为要试碱水所以就她们先尝尝,做一锅吃一个,三锅下来就李学文没吃饱,她们三个就差一婉汤了!

  李学文回来时第二锅正好出锅,他跟着做第三锅。所以两个包子对李学文跟本不当事,这晚饭基本就是小晚儿她们喝着蛋汤,看着李学文吃包子!一家人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李学文一个接一个的拿起包子,吃到第八个时英娘出手了!说什么也不让吃了,不仅不让吃包子还只给一婉蛋汤,就让人下桌!

  看到这兰姨惊住了,不知道怎么管,小晚儿乐呵呵的看着他俩,李学文脸皮倒也够厚:“娘子再给我两个,早前尝的不算数!”这会兰姨才反应过来,英娘这是怕学文吃多了。嗨,刚才她还以为是怕李学文吃好吃的不节制,小姐不乐意,盘算一下自己有没有吃相难看。哎,这事闹的误会了,不怪小姐总说别自己瞎合计事,跑偏了多少啊?

  想清楚这些兰姨忙加入,“英娘啊再给学文一个。学文啊,再吃一个,姨娘再给你添碗汤,好吃哪天再做,姨娘会做了!”有人来回说情,李学文的美食能吃不到吗?后来还是小晚儿说,这几天就做,才安抚了李学文贪吃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