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等东西都凑齐全了,咱们就可以开干了。”

    立春也是一笑,“嗯嗯,这米糠高粱好找,咱们村里就有。”像饲料这种东西肯定是不能全部由玉米做。

    于是两人再次回到李家村,一进村两人就在那里大喊;“收购米糠,收购高粱,五毛一斤。。。。。。”

    “叶元,你们真收米糠和高粱啊?”马上就有村民过来询问。

    “嗯嗯,收。”叶元嘿嘿一笑,接着说道:“想要卖的可以挑到我家,五毛钱一斤。”

    那人一听,顿时就喜形于色高兴的说道:“好啊,我家有几百斤,我一会就给你送过去。”

    “好。”

    说着,其他村民也纷纷回家准备把米糠送到叶元那卖。

    叶元看到后,微微一笑说;“走,回家。等下一起将米糠过称。”

    立春一看形势大好,顿时叶非常高兴,马上点点头,“嗯嗯好。”

    叶元打电话让香兰姐帮忙,又通知虎子海桂过来帮忙把收购的米糠拉倒铁皮房那里。叶元搬出一张桌子,然后对香兰姐说道:“来来,待会很多人来卖米糠,我和立春过磅,你帮忙记数。”

    话音刚落,就有村民挑着米糠往这边过来了。

    叶元赶紧将称拿出来,这时候第一个村民已经到了。

    “叔,您受累了啊。”叶元微笑着说道。

    这位村民也就40多岁,听到叶元这么说,立马说道:“受什么累啊,都是自己家的,再不弄出来就要发霉了,这不是听你喊着要收米糠啊,所以我就挑来了,你看看有多少斤。”

    “好好。”叶元说完,立马就将这位村民挑来的米糠称了一下,“叔,两袋一共15斤。”

    香兰姐赶紧记下来,叶元又问那位村民“就这些吗?”

    这位村民挠挠头说;“还有,家里还有,我马上再去挑来。”

    说完就回去挑了,这个时候又来了几个人挑着米糠来了。

    后面又有很多村民挑着米糠来卖,农村的米糠高粱家家户户,多少都会有。

    米糠一直是个大问题,家里养猪了还好说,没养猪的人家就没什么用处了。所以大家一听叶元要收米糠,都挑着来了。叶元这下又给村民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不多时,半个村子的人都挑着米糠来叶元家卖了。村民把没用处的米糠换成钱都是一脸的高兴。

    经过几人的忙碌,到傍晚时,他们就已经收好米糠了,当最后一笔钱发出去后,叶元他们都松了一口气。

    最后一位村民是一个老人,他高兴的接过00元钱后问道:“叶元啊,以后还会收米糠吗?”

    叶元点点头,“收。”

    “那好!”说完高兴的走了。

    叶元往那一坐,“今天收了多少啊?”

    “今天一共收了,十吨呢。”香兰姐看了看帐说道。

    叶元一拍大腿,“好,有了这些原料,我们就可以开始了。估计咱们玉米快要用完时,吴燕那的玉米也拉来了。”

    立春也是一脸兴奋的搓了搓双手,说道:“那行,明天我就开始上班。”

    立春早早就便来到了那个几百平方的铁皮屋,有了原料,李家村的铁皮房里便响起了轰鸣声。

    叶元也起的很早,然后和立春一起忙碌起来。

    机器用的很是顺利,很快,第一批饲料就被制作出来了,全是颗粒物状的。不过确是湿的,叶元赶紧让海桂他们帮忙晾晒。

    渔场那边已经合理安排好了,也不用天天捕鱼。一个星期三次,每次上千斤,再多了陈媛媛那和陈韵那就消化不了了。

    而且也元叶深深知道鱼这种东西你不能一直打扰它们,不然长得就不好了,所以海桂他们现在有时间帮忙。

    而前往仙女湖的路已经被施工队在铺水泥路,很快就好了。

    “叶元,现在饲料是生产出来了,但是怎么卖出去呢?销售这可是个大问题啊。”立春愁眉苦脸的说道。

    “放心吧,就我们饲料的这品质,要是推出市场就不用担心没人要。”叶元嘿嘿一笑说道。

    “我去镇里一趟,既然咱们这饲料已经弄起来了,总得要吧相关手续办一下。”说完,叶元给文婷打了一个电话。

    打完电话叶元就直奔镇上去了,文婷知道叶元要来,就出来接叶元了。

    叶元看了文婷一眼,突然就是一笑。

    而文婷被他笑的有些莫名其妙,于是开口问道:“什么意思?好久不见了,听说你现在可是混的很牛叉啊,种的菜养的鱼可是大有名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