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秦文燕递过一张纸,说道:“总共有4家风投公司向我们发出了拜访邀约,这是名单,您看一下。”

    李浩接过纸看了一下,后面两家星辰创投、高科资本没怎么听说过,不过排在前面的两家——IDG资本和红杉资本,那可是鼎鼎有名。

    繁星科技刚露头,就引起了这些风投机构的注意,不得不说,这些风投机构的眼光真是敏锐。

    这些风投机构也是无利不早起,人家愿意在创业初期投资你,就是看好你的发展潜力,期望未来的高额回报。

    后世风投界的投资传奇无疑是RB软银的孙正义,当年老马在一场与孙正义的会面中,凭着自己的口才和能力打动了孙正义,拿到了2000万美元的投资。

    这笔关键的投资成为了阿里的转折点,帮助阿里度过了互联网寒冬,才有了如今的互联网巨头阿里。

    孙正义也凭借这笔投资,在后来获得了几千倍的回报,被后人奉为美谈。

    当然了,风投公司谋求的是后期回报,拿了人家的投资,后面就要按照资本运作的套路去上市,这样这些投资所占的股份,一方面有比较公允的市场估值,另外通过二级交易市场也容易变现。

    说实话,目前李浩还没想好是否走融资上市这条路,目前国内资本市场规模有限,未来的互联网企业、高科技公司,尤其是一些独角兽企业,都是走赴美上市的路子!

    那里的资本市场规模足够大,上市难度也小些,容易募集到发展所需的资金,上市后也容易实现资本变现。

    别看现在美国的资本市场很欢迎中国企业过去上市,那是因为他们现在还顶着世界军事和经济第一大国的“王冠”,有着大国高傲的心态。

    当然了,从中短期来说,到美国上市,募集初期发展所需的资金是比较划算的。

    前期先募集老美的资金发展企业,大不了过个10来年从美国退市,谋求回国A股上市,这样也能提前避开后世的多轮“降维打击”。

    创业初期融资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获得初期发展所需的资金的同时,自己付出的是原始股。

    以现在繁星科技的资金现状来说,熬过了今年,后面的现金流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对外界投资的需求也没那么大。

    关键就看今年能不能顺利地熬过去,现在繁星科技多条业务线在运营,公司的现金流已经处于一个非常低的警戒线,但是李浩又无法舍弃。

    企业初期的基础打得越牢固,中后期抗风险能力越强,现在割舍每一块业务,后面都要花费成倍的代价再捡起来。

    算了,先见一见吧,如果对方的估值能达到李浩的预期,他不介意先让出少部分股份,拿到企业目前需要的发展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