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这之前, 沈娴兰不是没有见过梁都的普通百姓,不过大多数都是擦身而过,在她眼里就是毫不起眼灰扑扑, 扫一眼一个转身就一点印象都没有的存在,她周围的人哪怕丫鬟都是十分鲜亮, 俏丽的。

    而如今她在认真地打量着眼前的人。

    心里有着强烈的不适。

    头发没梳好, 脸上褶子很多, 目光很是浑浊,对上她好奇的视线,立刻就将双眼转开,低下了头, 着装无论是颜色,样式等等其他各个方面完全没有一丝美感, 脚上的布鞋有着许多的灰尘, 站着的时候, 也不像她这样, 讲究礼仪优雅, 将腰背挺得笔直,他们绝大多数人背脊都有些弯曲。

    因为爹和大哥的关系,她一直以自己是大梁人为骄傲。

    可是, 此时此刻,她有些迷茫,他们大梁的老百姓原来是这个样子的,这和她想象中地差别有些大。

    难道这就是二姐姐让她过来的目的。

    善于思考的沈娴兰眼睛就没有停过, 一边看一边沉思。

    直到目光停留在一个老爷爷双手的作品上时,眼睛一亮,那是用木头雕琢, 大约有小手臂那么长的菩萨,雕得可真好,她甚至能够想象着面前老爷爷雕刻的时候,心里的安详,宁静,慈悲以及淡淡的幸福,这是她从作品上感受到。

    沉重的心一下子就觉得轻松不少。

    原来在她用眼睛看来过得很不好的百姓,他们自己却觉得很幸福,即便他的那双手很难看,有着密密麻麻的手茧,干枯得像是失了水分的老树枝,可此时她心里的不适却完全消失了。

    刚准备露出一丝笑容,结果,老爷爷和扶着他的中年人满含期待地将作品交出去,户部的官员扫了一眼,随后就摇头,“不合格!”

    沈娴兰瞪大了眼睛:“!!!”。

    老爷爷父子俩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淡定地接受了,本来就是他平日里雕着摆小摊,卖几个到几十个铜板不等的小玩意儿,没入选也很正常。

    可沈娴兰不这么认为啊。

    “为什么?”直接就问了出来,“哪里不合格了?”

    户部的小官心里发苦,沈二他们得罪不起,也不意味着他们就敢得罪沈三好不好?

    然后吐槽。

    这沈家的姑娘怎么回事?

    就不能好好地在闺阁待着,绣绣花,弹弹琴,写写诗吗?

    看看这里一堆大老爷们是她该来的地方吗?

    真的是闲的。

    哎!

    能怎么办?

    解释呗。

    “木头太普通了!”

    小官直接说出理由。

    然后,沈娴兰就更加生气了,眼眶发红,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声音依旧轻言细语,语气更是带着伤心难过,可说出来的话却是一点都不客气,“你懂不懂艺术?你瞪大你的眼睛仔细看看。”

    说着小心翼翼地拿起那菩萨雕像,“难道你感受不到上面散发出来的慈悲?还是说看着它,你的内心完全没有一丝丝的敬畏?……。”

    这方面沈娴兰绝对称得上是专家。

    噼里啪啦一大堆,全方位地夸奖着作品,不但如此,还夸奖雕刻的人,“能雕出这样优秀作品的人,肯定是善良,温和,宽容并且非常懂得感恩的人,……。”

    父子两被夸得很是不好意思。

    虽然这姑娘说的是实话,他们一大家子人确实是性子很温和,别说自家人相处从来就没有吵过嘴,就是和街坊邻里也没有红过脸,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就像是这姑娘所说的那样,他们真的是很满足。

    户部小官:“……。”

    想哭了!

    因为经过对方的讲解过后,他突然也感觉到了这雕像散发着慈悲的佛光。

    “怎么可以因为木头普通这样荒唐的理由就判定不及格?”沈娴兰吸了吸鼻子,“你知道不知道,因为你的疏忽,让这么优秀的作品被淘汰,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我错了!”小官直接认错。

    “让开!”

    沈娴兰拿起手绢,擦了擦眼泪,“你在一边站着看,我来!”

    “哦。”小官还真的红着脸将位置让开。

    作为闺阁小姐,沈娴语自然不会直接就坐过去,她的贴生丫鬟拿出一个蓝色的坐垫,放在上面以后,沈三小姐才做下去。

    她这样的做派,对面等着的百姓非但不觉得矫情,反而感觉她更靠谱一般,特别是在她拿起笔的时候,啧啧,怎么看都比刚才以及旁边几个位置的户部官员要优雅,也要更厉害的样子。

    “老爷爷!”

    沈娴兰温柔地叫道。

    “不敢当,不敢当!”

    “当得起,当得起的。”沈娴兰此时笑起来,那真的是像一朵被温暖阳光罩着的小白花,纯得自然,清新又美丽!

    随后竖起大拇指,“您这个了不起!”

    父子两都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

    “您的作品我们留下了,请您留下您的姓名,家庭住址,展览馆开放的第一天,您可以带着您的家人免费进去参观。”

    父子两此时此刻才意识到,他们的作品真的被选中了,脸上的激动有些掩饰不住,一个劲儿地道谢。

    等到所有的程序结束后,下一个百姓带着作品上前。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和最开始沈娴兰见到的那个那么优秀,但是,沈娴兰和那些小官不同,哪怕是不合格,她也会耐心地将不足的地方说出来,也给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又微笑地夸奖作品的优点,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赶不上第一次,后面还有第二次,第三次。

    她虽然并不精通那些手艺,可在艺术这方面,真的是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许多人都受益匪浅。

    沈娴兰这样,和旁边几个位置的小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后。

    排在其他人队伍的百姓有些酸了。

    想着今天反正没什么事情,要不就重新去排。

    有了第一个这么做后,其他人瞬间就被带动起来,接着,小官们傻眼了,一看沈三姑娘的穿着打扮,也不像是缺银子的人啊,为什么要来和他们抢饭碗!

    失业了他们会哭的。

    再说,以三姑娘这样的速度,何年马月才能选完啊!

    有人立刻去找上官!

    上官:“……”。

    哪里又冒出来的沈三啊!

    得知是沈二的妹妹,立刻就意识到,得罪不起,上官又去找上官,这样一层一层,终于找到了户部尚书,好不容易忙完,正准备喝口水的户部尚书听到这话,放下了茶杯,“你说什么?”

    他没听错吧?

    沈三抢了他底下官员的活。

    沈三是哪个?

    想了想,想到了,曾经他还夸过她诗写得确实不错的小姑娘。

    不是!

    她没事干吗?

    户部是她能捣乱的地方吗?

    赶紧跑出去看。

    没一会儿默默地退了出来,心里忍不住有些羡慕,沈庭松上辈子到底是做了多大的好事啊,这辈子才有如此多优秀的孩子,那小姑娘别看着年轻,一字一句说得那叫一个到位,呵呵,他底下的人虽说也不错,可和小姑娘的眼光,艺术修养比起来,差得就不是一点点。

    他若是跑出去阻拦,那么多期待的百姓指当着他的面或许不敢说什么,可离开后就说不定了,对于做官的人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头疼。

    还是去找沈庭松吧!

    她家闺女整出来的事情,自然是该他这个当爹的出来收拾。

    结果还没出门就被宣进宫了。

    然后得到了皇帝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朕告诉过你,这件事情很重要,朕也说过,那些百姓是朕的子民,你当朕的话是耳旁风吗?”

    跪在地上的户部尚书很冤。

    骂他做什么,骂那些插队的人啊!

    可这话不是他能说的。

    第一次没有经验的他,哪里能想到插队这样的小事都能小题大做,闹到皇上面前。

    “你觉得是小事?”

    皇帝原先也是那么觉得,结果,一看沈二写的文章,脸都黑了,接着又开始痛心疾首地斥责户部尚书。

    越说后者的头低得就越低。

    好吧。

    他错了。

    他没有意识到。

    有些事情习惯了就觉得很正常,可是,细想一下皇上的话,那是非常有道理的,差一点,就差一点他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如若闹出这事的不是沈二身边的丫鬟,他都要怀疑是不是朝中那个看他不顺眼,在整他。

    “朕相信你已经看见了我们大梁的变化,朕希望你们的心态也能随之改变,想当然是要不得的。”

    等骂够,皇帝又说了两句软化。

    户部尚书也明白,他该告辞了。

    想了想沈家两位姑娘的事情,他决定直接告诉皇帝,该怎么处置由皇上说了算。

    沈二的包包!

    皇帝愕然!

    走到书桌前,拿起那一叠资料下面夹杂着的一张纸,嘴角抽搐,真是太不要脸了,干咳了两声,“呃,让沈二的作品入选吧。”

    户部尚书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果然皇帝最爱的是沈二啊!

    “那沈三?”

    皇帝思索了一下子,“朕听说你们人手忙不过来,这样,去天水书院挑一批拥有着艺术天赋的人来选吧,嗯,就让沈三负责!”

    户部尚书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