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就周末了,杨黎从寝室的床下面翻出自己的滑板,是个有着色彩鲜艳涂鸦的滑板,但边角都有很明显的磨损了,他擦了擦滑板,在寝室的中间试了试,利落地踩了一脚滑板的一边,滑板向上一翘,杨黎顺势就把滑板立了起来,一只胳膊支在滑板上。

    如果这个时候罗江在的话就会发现,杨黎看滑板的眼神很温柔,是从心底冒出来的暖意,比起自我介绍时,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要生动得多。可惜这大个儿大早上就和煤炭一起跑出去打篮球了,而周周还在床上睡得香甜。

    杨黎背着个包踩着滑板,像入了河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面无表情但眼底满是笑意,顺滑地出宿舍楼,滑过栋栋教学楼,分开两边的行道树,游出热闹的人群。

    停在了校门口的公交站台,正是学生周六放假回家的时间,站台上熙熙攘攘的都是三中的学生,听着他们抱怨着考试的难度,吐槽着老师的抽象,谈论着隔壁的班花。

    杨黎看着人那么多本来想打车回家的,但听着听着就没想起走,就听着学生打着嘴炮嘻嘻闹闹。

    “嘀——嘀——嘀——————”

    突然一辆红色的保时捷,以一种极快的速度从站台开过,可能是因为去掉了消音管,一路带来了急促的喇叭声和轰鸣声。

    学校附近一向是禁止鸣笛的,更别说如此吵闹的轰鸣声,也不知道谁那么嚣张。

    杨黎正打算看一眼,但等的那一班公交车正好来了,就上车了。

    “爸,我回来啦。”

    杨黎进门换鞋,抬头看到客厅红木沙发上坐着的父亲,笑着打招呼。

    “刚到学校怎么样?来三中学习要多上心一点,除了成绩多方面都要发展,去那里不要自大,别以为你在n市学得轻轻松松,在这里还可以这样。”杨爸爸放下手中的茶杯说着:“过来喝茶。”

    “你儿子聪明,不管在那里都学得好。”杨黎挨着父亲坐下。

    杨爸爸是个早年白手起家的商人,从n市做家具生意起家,杨妈妈是a市人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远嫁给了他,所以杨爸爸这些年也一直想把生意往a市发展,现在终于全家一起搬过来了。

    因为年轻时候吃过苦,知道现在的生活不容易,所以对子女的教育一直很重视也很严格,杨黎幼稚园的时候还小离不了家人,但要读小学的时候就让他来a市,希望得到更好的教育,这次来a市念书也是花了大力气,华国每个地区高考的难度是不一样的,之前在的n市所属地区是高考旱区,竞争大,要考上同样的大学,要花更大的力气,但在a市念书就不一样了,这次也是因为杨黎的妈妈是a市人,当初上的是a市的户口,而且在a市有六年及其以上的学籍才能在a市参加考试。

    早些年杨黎和父亲的关系一直不温不火,因为小时候一直不和父母一起,住在表哥家,直到小学毕业时,杨妈妈觉得不能再分开那么远了,这样下去感情都要淡了,才让杨黎转过来,初中时两人一路争锋对决,又吵又闹,可感情就是这样慢慢磨合出来的,后来杨黎慢慢长大了,知道父母的不易,争吵才逐渐减少。

    他可太懂他的父亲就是一个死鸭子嘴硬对待亲人说话难听,可却是一个关心爱护孩子的父亲。

    “你可少吹牛,半期考试的时候不拿出成绩来,你才知道哭。”

    正说着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就从二楼冲了下来,“哥,我想死你了!”

    迎面撞过来的是个炮仗似的小姑娘,这是杨黎的妹妹,做事横冲直撞的,喜欢和所有小女孩儿不符合的爱好,不过也无所谓,因为她是个alpha,但是唯一有个和女孩儿喜欢相同的就是,喜欢粘着他哥。

    杨黎赶紧站起来搂住这小炮仗,不站起来稳稳都抱不住她,“哥,你想不想我呀,这新学校无聊死了,你们学校怎么样?”炮仗嘟着嘴说。

    “学校是学习的!不是去玩的!什么无聊不无聊的。”杨爸爸在旁边吼着。

    “爸,你别吵嘛,人家问我哥呢。”

    “快别吵了,进来帮老娘端菜,快吃饭啦。”厨房里穿来杨妈妈温柔的声音。

    饭桌上杨黎给家人聊起学校的情况,小炮仗也热火朝天地说着,她嫌弃她之前在n市学校班上的女生叽叽喳喳的,平时也是和男生打成一片,是真正意义上的打成一片,这次全家一起搬来a市开心得不得了,而且现在住的地方离学校近是走读,她感觉自由而快乐,像一只无忧无虑的小鸟。

    一家人温馨地吃过午饭。

    杨黎的妹妹叫六六,比杨黎小两岁,那时候他们一家还住在n市,全家都可宝贝这个小妹妹了,可要说为什么排行老二却叫六六,是因为这小炮仗与众不同,很多小朋友出生后第一个会说的话不是“妈妈”就是“爸爸”

    再不济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她是喊“六六”,也可能是家里人没听清,喊的是“留留”、“遛遛”还是“漏漏”也说不准,但小名就那么确定了,杨六六成为了她正式的家人专喊名。

    六六还是个牙都没有长齐的小屁孩儿的时候,就知道拉着杨黎的衣角傻乎乎地流口水,喊着“六六”。

    按理说幼稚园毕业后,这两姐弟长时间不在一起关系可能会生疏,但完全没有,这两小时候抢东西,长大后打架,一年就算只能在寒暑假见面,也要充分利用这点时间,吵出花样,吵出特色,吵出风景来,直到双方都大了点才好。

    第二天一早杨六六就在他哥的门口“梆梆梆”地巧敲起门来。

    “哥,你起床了没有?你昨儿答应了要和我今天要和我一起去打拳的。”六六又捶了几下门:

    “快点儿啊,哥!”

    门突然开了,睡眼惺忪的杨黎揉着眼睛,“敲什么敲,改天送你上寺庙去,正好敲钟了,也算是废物利用。”

    “砰!”门就关上了,六六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碰了一鼻子灰。

    “半个小时后出门,不准再敲了。”门内传来这么一声。

    在小区门口的早餐店,杨黎看着六六咕噜咕噜地喝着豆浆,咬了一口油条说道:“太丑了,真的太丑了,你咋长得一点你哥的风范都没有,黑得跟块碳似的。”

    “n市黑珍珠可是你妹妹我,以白为美的审美太单一了,就是需要我用美丽来告诉世人。”

    六六放下碗,站起身来,一脚踩着刚刚坐的板凳呐喊道:“美丽是和肤色无关的。”

    杨黎看着六六耍宝,虽然没笑,眼里尽是温柔。

    “快坐好,吃饭,一会儿包子凉了。”

    两人匆匆赶到拳击馆的时候已经接近十点了,这拳击馆是个新馆子,店老板早年在泰国打拳,回国后对于本土的拳馆流派也不懂,看不懂那些潜在的规则和争端,就直接把拳馆开在了大商场六楼,面积却也不小占了小半层楼。

    很多从小练拳练武的,都是去师傅的馆子练拳,家里有什么孩子要学的,基本上不是去师傅那里,就是去走向职业的师兄师弟那里学习,这家拳馆主要面向是成年人的兴趣班搭配着突击减肥等生意倒是还不错。

    六六从小就和比她大的小男孩儿打架,杨爸杨妈劝阻无用之后,干脆就送她去拳馆学拳了,几番操练下来也有点成果,杨黎小时候也不甘示弱,生怕自己不学到时候打不赢自己的妹妹,这可太丢脸了,也跟着学了几年虽然不如他妹妹有天赋,但看起来也像模像样的。

    双方都各自拉伸了一会,就练习起来,六六从搬到a市到现在还一直没打拳过,身上正痒,一个直拳就打了过来,杨黎赶紧格挡住,一上手就感觉到他妹妹水平又上升了,后退两步稳了稳身子,前后活动一下身子,左腿前冲一个假动作,右勾拳就迎着六六砸了过去,六六反应很快,猛地下蹲,并出腿攻击下盘,拳击场上最忌下盘不稳,杨黎脚往后面抽,拉开距离。

    六六跳了两下,拳头往前面挥了挥,一套连续攻击就向杨黎袭过来了,杨黎爆发性不行,但耐性很好,躲过几次突然袭击之后,找准角度一个过肩摔就把她攻势猛烈的妹妹摔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