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章荣婶
  看着6岁的妹妹,李文凯沉思起来。
  干点什么好呢,难道当一辈子工人?
  生意是做不成了,现在是计划经济时代与市场经济时代过度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刚刚开始改革开放。
  一切都是讲究一个公字,工厂的生产任务由国家分配,这个时候可没有个体户,做生意。
  改革开放现在也只是在鹏城那边试点,还没在燕京试点呢。
  不是一般的危险。
  不过这个时候的工人可是很光荣的,社会地位非常高。
  自己只是一个汽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还是一名十年的机修工老师傅。
  后来相亲的时候对方一听是修车的,看到自己一双满是油垢的手掌,连什么车什么房都没说,就离开了。
  跟一个好友在外面喝酒,中午回来睡了一觉就到这来了。
  难道要修车?
  做生意主要看数量,这会的私家车可还没有,汽车可是非常少的,这个不实际。
  “回是回不去了,算了,还是乖乖地当一名工人先吧,等到熟悉了这里之后再作打算。”李文凯正想着,被妹妹的肚子咕噜声打断了,站了起来,准备煮早餐。
  “小妹,家里米缸在哪里?”李文凯拿着铝锅有点尴尬地看着妹妹。
  “那。”妹妹指着角落里一个小瓮。
  瓮口如碗口粗细,用一个瓷碗盖着,拿出碗,往里看。
  “这……?”这只点米?
  李文凯用手掏了掏,感觉有两三斤左右。
  这个时候的生活物资实行统销供应证制度。
  一个工人每月可以买28斤,干重点体力活的可以买40斤,都要“凭票供应“,买米有粮票,买油有油票,在审查上当然也更加严格。
  现在可才是12月13号,离月底还有17天,两人两三斤米,这怎么行。
  生活在物资充足的时代过来人,李文凯顿时感到天塌了。
  饥荒也没这么闹的。
  “嗯,咱们家还是好的,爸的工资还算高,每个月的米量比一般工人要多一些,每个月爸爸都留一些寄回乡下老家。”妹妹说完,害怕哥哥大手大脚,走了过来,人小鬼大地说道:“我来。”
  “行了,让哥哥来。”李文凯说完伸手向瓮里用手抓了几把。
  “用不了这么多,又不是煮饭!”妹妹站在一边一看哥哥一连抓了四把,急得直跳脚,一把从哥哥手里的铝锅夺了过来。
  “不就是米吗,自己以前什么时候在意过,别说是米了,就是面包、饼干不想吃的时候都随便就丢了。”李文凯看着妹妹那扣门的样子,回想起自己以前的种种晃悠间,有点自责。
  望着锅里大约三两左右的白米,清水大约占了一半锅,“这真是稀粥了。”李文凯摇摇头。
  自己长这么大,什么时候为了一点米的为难过?
  望着眼前那如夜空中点点稀星的白米,李文凯回想以前浪费的那些粮食,那些白白的柔软的香喷喷的面包,已经不能用可耻来形容,内心好像上了刑场的犯人,难受。
  洗米下锅,李文凯来到过道架好的锅,生火,这是煤炉,烧煤球,别说,李文凯虽然前世是北方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活干起来非常利索,也许可能是原身子的主人是个下乡知青有肌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