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范林县下辖的陆家村。

    周氏站在自家院坝上往村口方向眺望了一阵子,很是失望的回转头,对正慢吞吞的坐在院子里收拾柴火的陆老爹陆满堂说道:“这都第五天了,按理说咱家老幺该回来了啊!咋还没影子呢?当家的,你说不会出啥事儿吧?”

    不等陆满堂说话,周氏又着急上火起来:“我一想起来他这个性子就不放心,从小就是个老实的,你说最近这么乱,路过的流民越来越多了,我可听说了,逃荒路上好多没东西吃的流民,着急起来是要吃人的!”

    陆满堂是个慢性子,闻言安慰自家婆娘:“能有啥事儿啊,你别看幺儿性格好,却也不是个傻子。从小到大,看着笑呵呵的好说话,但从来没有吃过啥亏,算命的不是也说过嘛,咱们幺儿是有大福气的!“

    周氏却一点儿都没有被安慰到,她可就这一个儿子,平日里宝贝的不行,这次要不是公公婆婆摆出长辈的款儿来逼着硬叫幺儿去宁安县寻他大伯,她才不放心这个时候让儿子出门呢!

    想到这个周氏就来气。

    “爹娘也太偏心了些!平日里说着什么子孙都一样,他们都一碗水端平。端平个屁咧!疼大的爱小的,有事时就看出来了,三房三个儿子呢,他们哪一个都不舍得,咱家就幺儿这一个男丁,非要让他去寻他大伯!”

    周氏说着话,听到院墙隔壁的老宅里传来的阵阵说话声,以及孩童们的吵闹声,气得都要炸了。

    “一个个没心肝的,幺儿现在都没回家,没一个过来问问的!哼,要是幺儿这回有个三长两短,看我绕过哪一个!”

    话音刚落,周氏又“呸呸呸”三声,双手合十,嘴里嘟囔着“各路神仙保佑,我刚才胡说八道呢,我家幺儿且得要平安活到八十岁,才不会有事!”

    陆满堂提醒周氏道:“不是灶上炖着鸡汤吗?都一个时辰了,你快去守着吧,别熬干了,我估摸着幺儿今晚前差不多就回来了,好生给他补补。”

    周氏都快要忘了这事儿了,闻言赶紧转身往厨下走去,去看她的鸡汤了。

    看着婆娘进去房里了,陆满堂这才放下手里的木柴。

    其实他心里也着急,前两日还好些,今天算着日子到了儿子该要回家的时候了,他也一直盼着呢。

    从早起到现在,他虽然该干啥还干啥,却一直提着心。只不过孩子娘已经那么着急上火了,他个当家的,得要绷得住才行。

    当人亲爹的,哪儿能不着急呢?像婆娘说的那样,他家可就这一个儿子,要是出啥事儿,两口子真活不下去了。

    想到这里,老实如陆满堂,心里对他爹娘也不禁有了些埋怨。

    平日里老拿孝道说事,要钱要物的也就算了。他都想着哪怕家里已经分了家,父母并不跟他过活,但为人子的,能尽些孝道还是应该尽力而为。

    大哥离得远,三弟靠不住,这么多年了,但凡是田间地头有了啥活,他爹他娘都是先叫他,卖力气的活都是他的,要是有了啥好处,那得是大哥三弟都轮完了才得轮到他家。

    爹娘对三个儿子不一碗水端平,到了孙子身上也是这样。他家幺儿从小懂事听话,整个村里的同龄人中都是最拔尖的,但受了他这个爹的连累,他爷奶对这个孙子也是淡淡的。

    过去陆满堂觉得这也没啥,自己儿子自己疼,原也不指望着他爷奶养活。但是这回的事情,是真让他觉得怪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