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金老娘要是知道大儿媳心里的嘀咕,一准儿得啐她满脸,骂她没脑子。

    她老人家心里面有杆秤呢,别人家老人经常有个偏心眼的,她自认自己不是那偏心的人。

    是,如今她跟着大房过,也指着大房养老没错。但这是礼法如此,老大给她养老送终,但是分家产时也比老二多得了两成,这是长子的责任。

    两个儿子都是孝顺的。二儿子虽然是分出去了,但是也经常隔三差五的给她送孝敬,家里的几个孙子孙女也是,有啥好吃的都先给她送去,逢年过节的二儿子还偷摸着给她些银钱让她攒着自己花哩,二儿媳也孝顺,一年总会做一身新衣裳给她。

    所以她自信,就算是跟着老二一家过,那日子也不比现如今差。

    她自来对两个儿子的心都是一样的。并不因为跟着老大过日子就一味向着大房,也不会像有的人家的老太太一样,跟着大儿子过,还要把人家大房的东西给扒拉到二房去。

    到了下面的小辈身上也是如此,孙子们她都是一样心对待。到了孙女这里,因为二房的小闺女生日和她老人家是一天的,那小时候的相貌也是所有孙女里最像她的,所以她格外疼一些,但也没离了格。

    五成和三柱四柱都是亲孙子,所以她说起话来才不客气。

    今天确实是五成办的事儿不如三柱和四柱,她个当亲奶奶的还说不得了?

    牛氏这是里外不分了,只有那稍远一些的亲戚家或者是外人讲起话来才会刻意的夸你家贬低自家,那叫谦虚。

    她老人家在自家说话,弄这些虚话干啥?

    赶明儿要是五成办事情办得比二房的孙子漂亮,她当然也是夸五成啊!

    牛氏完全不懂婆婆的处事哲理,她就觉得金老娘这是偏心二房,气得了不得。

    林家的人倒是其乐融融的,林三柱林四柱还在继续从板车上往下拿东西跟王氏算账。

    “这是两个木桶,我想着这玩意儿也就是拿来接水用,所以没挑新旧,只要不是烂的就成。”

    林三柱一边说着一边把那木桶拿起来给他娘看,“这桶我和四柱看了好几户人家的才挑中,不是最便宜的,却是里面最大的!”

    王氏这回更满意了,不吝啬夸奖:“这桶买的好!这才是会买东西呢,不要整那些虚的。木桶大些,能装的水就多,现如今的水还是不咋够用,咱再多了这两个桶,以后每天路上也能多带些水了!”

    林四柱继续跟他娘嘚瑟:“娘您看,这两个桶还有盖子呢!这样就算是装满水带在路上,也不怕水撒了!”

    王氏就更满意了。

    刘氏好奇道:“那这桶花了多少钱啊?”

    林四柱笑眯眯的伸出指头来比了个数:“二十文一个,我买了两个,跟人家讲价讲到了三十文!”

    这桶其实是从陆家村里的木匠家里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