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刚看了梁实秋先生的美食散文《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才知道从小我听到的“填鸭式教学”中的“填鸭”是什么意思。原来“填鸭”是指一门强行给鸭子塞食料,从而让用来做北京烤鸭的鸭子快速变胖,负责填鸭的人会非常功利地直接往鸭的胃里塞,塞到塞不下为止。

    今天也听了林肯公园这个很有名的乐队的歌,觉得他们真挚而单纯——我有话想说,我唱出来了。我有火想发,我吼得尽兴。

    人们通常不喜欢做被宣泄的对象,但,人们是会好奇和欣赏强烈的情感,并为之感动的吧;人们在听到能让自己感同身受的话的时候,也是愿意一起吼出来,从而让自己内心这部分没有说出口或者说得不尽兴的话能有个借力跑出来的口子的吧,“原来这世界上还有跟我一样经历的人”“他说的也是我想说的”。

    今天还想摘录一句毛姆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塔》这本书里写的一段话:

    “也许是因为当我们在描写自己的时候,总因我们的目标和成就有所差别而感到不安,因为自己没能把握住机会而对自己感到失望,便向读者呈现出一个沮丧而不如意的人物形象。也许就像我们走在街上时,所有好玩的事物似乎都在街的另一边。我们自己的经历对于自己来说总归有些平淡无奇,所以讲述起来也会显得平淡。只有别人的经历才是奇幻的、浪漫的、和刺激的。”

    毛姆的这段话让我想到了不知道是多芬还是潘婷,好像是多芬做的一个广告——好,我微信一搜就在我的收藏里找到了,是多芬做的《realbeautysketches》(《真美素描》),多芬请了fbi专给罪犯画像的素描肖像画家给多个女孩画像,受测试的女孩们自己描述自己来画一个版本,刚见到女孩的人们描述女孩画一个版本。结果证明,根据陌生人的描述画出来的这一版肖像要比她们自己描述自己画的那版肖像要更美。然后由此多芬想表达:你要比你自己认为的更美丽。

    还想到以前打辩论的时候不懂得是哪位前辈聊辩题的时候聊到的一个科学研究,就是说实际上的我们要比自己眼中的我们要丑30%。就是人们倾向于自恋,把自己看得更美,而其实我们要比自己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要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