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刘制律和杨楠楠在婚宴上夫妻合奏,刘制律弹吉他,杨楠楠就弹钢琴,刘制律吹笛,杨楠楠就古筝伴之,一幅夫唱妇和,琴瑟共鸣的吉祥景象!同时,阳江著名流行歌手和郑源也到场献唱。

    婚宴压轴的是刘制律向参加婚宴宾客的致辞,关于阳西县治的演说。

    他指出目前阳西县应当与珠三角地区形成协作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应当坚定成为珠三角地区的大后方,30年不动摇。不跟珠三角地区抢人才,但是要争取珠三角人才的老小。可要让他们放心的把一家老小安顿在阳西县。医疗教育一定得先跟得上。

    医疗只要资金充足在设备和基础建设上都是可以立竿见影的。教育就得多费劲了,不过也是有指标的。就是县里的中学一定要能有学生攻下全国大学的制高点清华和北大,这样就最有说服力了。

    关于本县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这事,以前县里的人想不敢想的,也更别说是相信了。可是这话经刘制律这时一说,大家都深信不疑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刘制律的老婆和他本人以及他公司的高管都是北大的研究生以上的学历,特别是他老婆杨楠楠还是高考状元。他们懂门路,也有能力和实力。有他们的坐镇阳西县,那阳西县培养出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应届生也就是早晚的事情。就算再晚,等到他们夫妻俩生的娃长大就行了。

    大办完婚礼后呢,杨楠楠还是回北大的古籍图书馆上班了。她对自己的全职工作游刃有余的,她对自家公司的兼职也是一点儿不含糊的,宣传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在她的大力宣传下先后有不少的人到阳西县去旅游和购房。

    同时,一些资历老的优秀老师,到阳西一中上任,他们的孩子也安排在一中上学,这些孩子当中有不少的学霸。成为阳西县考生中考上清华北大的中坚种子选手。

    阳西县当地的教育局和学校都是十分期盼杨楠楠能留下任职的,只是又都不好勉强而已。不过,他们也相信,她早晚都是要回来的。

    杨楠楠之所以没有留在阳西县工作。她跟北大古籍部那边的合同还没有到期。同时那边的工作至少还得有新人进来培训个一到两年,才能把她的岗位稳妥的交接出入。

    她更觉得阳西县的教育工作还是任重道远的,她得等到时机更加的成熟,不然她留下来也是独木难支的,不能发挥自己的真正的作用。

    刘制律发现了阳西县许多习俗是不利于教育的发展的。许多学生的家长业余的时间都是赌博消遣,不能为孩子做出好学敬业的表率。有些也在观念上误导了孩子,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了解,不重视,也没有办法。

    当地的民众大都是不服管的,都是喜欢各自搞各自的,非不得已的话绝对是不愿意去打工的。例如当地的理发店,小超市,杂货店等一开就开一片。因此,理发的价格都比一线城市的都还要高。导致效益低,相互倾轧,苦苦挣扎,市民却得多掏腰包。

    为了能给孩子们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和让县城里的工商管理更高效和有序。师达兴文化传媒免费开讲国学管理课程。

    课程分为公司企业高管班,**职员班,教师职工班,家长班,学生班。课堂就设在县里的人民大会堂,张飞大酒店,和县一中。

    有时各班都是可以串听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企业,校园的职员经常在课堂上碰面和打交道。有问题大家也会就此讨论解决,同时大家也都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力争进步。

    课堂内容的主题就是摒弃私欲,无我利他,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长远的利益。为了加强阳西各界人士的联谊和强身健体,师达兴又组建了一个阳西户外的登山队。

    毫无疑问,这登山队就是在周末或者假日就组织结伴登山。一天一般都是在山里徒步十几公里,自带食物和饮料,各种合影和拍摄。

    他们常常爬不同的山,因为他们市里和邻近的山实在是太多了。连车费和晚上聚餐,一天下来一般都是花不到一百块钱的,都是采取了AA制的。

    这样的活动是十分受欢迎的。参与者各行各业都是有的。不过,主要是老师和公务员,因为这两种从业者相对是清闲的。

    刘制律通过登山活动跟这些教师和公务员打起交道来,对学校的教学和政策就得到了许多的第一手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