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陛下圣明。殿下是该好生休养。”韩公公说道。

    不多久,田哲父子和张明军父子一行四人来到了御书房之中。

    “轩儿醒了。”四人跪拜请安后,宇文端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如此。得知这个消息,张绍华和田少徒的眼眸瞬间被点亮,终于,这家伙躺了这么久,终于醒了。“但这次的东境之难,朕不打算让他去。”宇文端翻开一本奏折,看了两眼,又将之扔回了桌上,不用想也知道其中是何内容。

    “陛下,微臣斗胆请问,这是为何?”田少徒不解说道,“若有皓轩在,加上我与绍华的辅佐帮助,我们率领城中驻守的五万黑领大军与边疆黑领守军合兵一处,此乱定能平定。”

    “朕知道你们三人亲近友好,又多年一同征战,极为默契。可轩儿身体未愈,又大婚在即。并不是领兵的最佳人选。”宇文端耐心解释道,除此之外,他还有自己的私心,当年那位长老说过,宇文轩二十岁左右会遭受大劫,这次中毒或许就是征兆,幸好他洪福齐天醒了过来,可紧接着又是渤海国的大举入侵,宇文端实在担心,若是派宇文轩前去,万一遭受不测怎么办。

    “两位国公久经沙场,有何高见?”宇文端问道。

    “当年渤海国犯我大周,先帝派鄂国公秦亮出征迎敌,一举将之击退。由此可见当时的渤海军战斗力还是远不及我军。只可惜鄂国公已经逝世,不然还能向我们介绍介绍渤海军的特点。”田哲分析道,“近来渤海国涌出个叫石光童的年轻人,此人是渤海名将石牧之子,也是这次渤海军的先锋大将。奇怪的是,他先前还是名不见经传,这两年突然出现,据说这石光童出将入相、勇冠三军,不仅有万夫莫敌之能,还有安邦定国之才,给渤海国主献出不少良策。渤海国这次来势汹汹,想必与这年轻人有很大关系。”

    “田叔叔,可这毕竟是坊间传闻,不过是个小小的渤海国而已。”张绍华十分不服气,他固然不会轻敌,可也十分自信,“陛下,微臣不才,愿率黑翎军出征,去会会那个石光童,愿陛下恩准。”张绍华从座位上站起,拱手请命。

    张绍华是黑翎军的副统帅,如今宇文轩不在,只要宇文端点头,他也可调动这支天下第一雄狮。

    “微臣也愿往。”田少徒随后也站了起来,请命道。

    “二位爱卿不可大意。”宇文端说道,“渤海国消停了那么久,既然来犯,必然是做足了准备。他们也一定料到朕会派你们前往,想来对你们的用兵特点也是研究过的。”

    “陛下所言极是,这个时候万不可冲动,渤海虽是边陲小国,但也不容轻视。”张明军道,“渤海这次来的,可不止一个石光童啊。他的父亲石牧也是一代名将,我当初和秦大哥还聊起来过,此人用兵诡谲,精兵法、善布阵,不好对付。”

    “可是一日不出兵,边疆百姓就多一天苦难。”张绍华面色为难。

    “朕自有决断,明日上朝时再说吧。”听了四位臣子的讨论,宇文端思虑再三,眉头愈发紧了紧,“好了,你们先回去吧。绍华少徒,去羲亲王府替朕看看轩儿,不过切记,暂时别提渤海入侵一事。

    出了宫已是傍晚,暮色将至。张明军和田哲也提出要一起去看望宇文轩,于是四人便一同朝着羲亲王府的方向走着。

    “爹。”张绍华忍不住叫道,“您那次和秦伯伯聊天,可还说了关于石牧的什么吗?”

    张明军想了想,答道,“只知道他善于排兵布阵,为人狡猾多端。他日你们若与之碰上,可得小心谨慎才是。”

    羲亲王府。

    宇文轩吃了些东西后,体力恢复了许多。刘文祥又煎来药盯着他喝下。宇文轩本就身体强健,内力雄厚,只是体内尚有残留余毒,还需继续用药,如今可以自行运功,活络经脉,药效更是事半功倍。

    “师傅。您要不就直接住我王府得了。年龄大了一个人在城外我不放心啊。”宇文轩喝完药,皱着眉头,想要把嘴里的药渣吐出来,“啊,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