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过,此时却没人在意,心里多半在想,若是我有这么一位兄长……也用鼻孔看人!

    至于之前兄弟两个吃素斋,眼下也成了名士风流,不拘小节,有魏晋之风……

    此时的读书人,绝大多数奔着考科举去的,求的是中举人,做大官,光宗耀祖享受富贵。

    虽然思想禁锢上,比不得我大清,但终究是人人都感受到了拘束,犹如身处那铁笼之中。

    也正是武朝思潮开放,百家争鸣,读书人这才会生出如此想法,我大清就牛逼了,压根不给你有想法的土壤,那才真真是,身处囹圄而不自知!

    越是这般,读书人就越是崇拜无视礼法的狂士,就好似精神寄托一般,因为自己做不到,不敢做,所以,对敢做能做的人,格外欣赏。

    就连那一直垂首的苏州花魁潘媚娘,此时也抬头凝视韩姑爷所在的位置,一双毛扎扎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眼波流转,似乎笼上了一层雾气。

    刘公子顿时无能狂怒,这特么的,明明是这姓韩的扰乱诗会,为何你们反而对他如此热情?

    此时,待客僧却是将捐银册子取了过来,也不曾送于刘公子手中,而是高声报出数目:“刘公子捐银五两,韩相公捐银十两,和韩相公一同来的陈公子捐银八两!”

    场中一静,顿时一片哄笑!

    刘公子的脸蛋,顿时胀成了猪肝色。

    这时,刘公子的跟班也不顾什么规矩,一路小跑,来到跟前,将打听到的消息附在耳边小声说了,满脸的担忧。

    却是刘公子来宁波不过几日,满脑子都是花魁潘娘子,他本又不是正经读书人,哪里会留意到这两日名声鹊起的韩姑爷?

    此时听了跟班的汇报,当即热血上头!

    “呸,一个入赘的软骨头,冒充什么大名士?”

    刘公子一声暴吼,场中为之一静,“谁知道写那两首破诗,是不是私下里花钱买来的!”

    韩姑爷的出身,在场的人讳莫如深。

    概因不愿提起入赘的事,怕“人生若只如初见”韩相公面皮上不好看。

    可刘公子此时提起,又以此攻击,在场的读书人,顿时生出一股子感同身受、同仇敌忾的情绪!

    买来的?

    老子给你银钱,你去给我买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见”来!

    见那韩琛还未答话,场中所有人都对自己冷眉横对,潘娘子更是俏脸之上满是厌恶,刘公子原地爆炸!

    一手握住腰间佩剑把手,身子前倾,刺棱一声,拽出一截雪白,威吓之势尽显无疑!

    “一个甘愿入赘的,往日才名不显,却突然作出尚可一观的诗词……莫不是有宿慧,菩萨入胎不成!”

    刘公子单手握剑,脑门青筋崩的老高,顿时就带了点杀气腾腾的味道。

    而且,这货并非真正的草包,还懂得提出疑问。

    古人常言,有那生而知之者上也,是有宿慧。

    说白了,就是说这人过奈何桥的时候,没喝孟婆汤,保留了上辈子的记忆,所以这辈子生而知之。

    菩萨入胎更好理解了,僧人常用,下一句往往是施主与我佛有缘,不如从了老衲吧!

    吸收优质员工,争夺机灵后备力量,托词罢了。

    见那刘公子竟然压不住火,就这么露出了辣像,似要拔剑砍人,他身边的人顿时起身,躲到一旁。

    白纱帐中,女眷那里也传出一阵惊呼。

    在场的读书人,心中所想,终究是,武将家里出身,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粗鄙至极!

    奴仆下人休息那地方,已经摩拳擦掌,只等自家老爷、公子一声召唤,就要一拥而上,将那狂徒拿下!

    刘公子身边瞬间就空了一大片出来,哪怕是花魁潘娘子,也躲到了一边,眼神惊慌,一双大眼睛雾气满满当当,犹如受惊的小鹿一般,我见犹怜。

    刘公子心底生出一股豪气,大丈夫当如是!

    一帮酸丁,叽叽歪歪,却是只敢耍嘴皮子的货色!

    小爷我一亮兵刃,一个个都如雨中的鹌鹑一般,只会瑟瑟发抖!

    至于说得罪人,小爷又不是没得罪过!

    往日里,漕运参将家的小儿子,这个名头真的很管用,加之刘公子有个长姐,现已出嫁,和高官家的公子联姻,在他爹那一亩三分地上,当真是肆无忌惮,风生水起。

    小小宁波县城,还能有人制的住我刘大公子不成?

    再看韩姑爷,神色冷静,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意,犹如见了顽童胡闹一般。

    “既然这位刘公子说菩萨入胎,那区区不才,便作一首菩萨境界的诗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