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驾,驾。”

    神京城的大道上,一名信差正在纵马狂奔。

    一边跑,一边大喊:“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陕西大捷。”

    街道上听到声音的人群,纷纷闪到了一边,让出了中间的大道,眼看着信差疾驰而过。

    “兄弟,刚才那信差喊什么?陕西大捷,是不是真的?”

    “你没听错,我也听到了,确实是陕西大捷。”

    “宁国公出马,果然不同凡响,出征还不到一个月,居然就打了胜仗,可比以前那些将领强多了。”

    “宁国公在辽东的时候,可是百战百胜,从无败绩,哪里是一般将领能够比的了的。”

    “说的没错,宁国公一出马,便是旗开得胜,来了一个开门红,平定叛乱指日可待。”

    “叫我说,早就该派宁国公出马了,派那些废物出去,损兵折将不说,还要浪费国家的钱粮,也不知道朝廷的那些官老爷们,脑子里装的是不是都是屎?”

    “你小子快闭嘴吧,真是口无遮拦,小心绣衣卫的老爷们请你去喝茶。”

    ······

    陕西大捷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迅速的传遍了盛京城。

    隆庆帝坐在御书房里,看着手里的捷报,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

    快速的翻阅了一遍,忍不住仰头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好,好,不愧是朕的常胜将军,果然没有让朕失望,一过黄河就剿灭了敌人的三万先锋军,接下来更是将叛匪的北方主力,给一举歼灭,当真是大快人心。”

    也难怪隆庆帝会如此失态,实在是这几年心里压抑的厉害。

    先不说朝廷中的那些烦心事了,就说辽东那边,先是丢了沉阳,后是被困住了辽阳,二十万大军愣是被蛮人堵在了城里,几年下来毫无寸功。

    然后又遇到了连年大旱,陕西那边灾情严重,下面官员赈灾不力,让陕西饥荒遍野,遍地匪患,数次剿匪无力,更是让朝廷损失惨重。

    直到派出了贾琮,这才传来了好消息。

    好家伙,这才一入陕西,就一下子剿灭了近四成的叛匪,这可是真正的大捷,大快人心啊!

    “陛下,这真是大喜啊,宁国公这次大捷,一举挽回了朝廷的声望,更是将叛匪的主力,牢牢的牵制在了陕西,中原危机尽去,当真是可喜可贺。”

    内阁首辅胡庸,也是一脸激动的说道。

    虽然前些日子和贾琮有了一些龌龊,对贾琮的不给面子,揭了内阁的老底,心里有些不痛快,但是,贾琮能够剿灭叛匪,收复陕西,他还是很乐意看到的。

    就像贾琮说的那样,陕西境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他们内阁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贾琮这小家伙,当真是打仗的好手,还是一如既往的生勐啊。

    李广路同样心情激动,贾琮可是他自己推荐的,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自己也是与有荣焉。

    上前一步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宁国公当真是国之良将,这次宁国公出马,剿灭叛匪,收复陕西,指日可待。”

    隆庆帝也是激动的满脸潮红,看向下面的内阁大臣们,将战报递给了他们。

    “你们也看看吧,估计你们也对这次大战的内情,好奇得很,宁国公已经将大战的经过,详细的写在了战报里。”

    戴权连忙将战报接了过来,送到了胡庸的手里。

    心里同样被贾琮的战绩,给震惊了一下,真不愧是绝世勐人啊!

    众人看了战报,更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感觉就像看故事书一样,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这个贾琮当真是用兵如神。

    次辅杨怀道:“陛下,这感觉有点太难以置信了,宁国公是否有夸大之嫌?”

    戴权不着痕迹的瞥了杨怀一眼,心里暗道,这老小子,这是说宁国公谎报军情,虚报战功啊,当真是阴险得很。

    看来要和宁国公提一下,让他小心一下这老小子了。

    隆庆帝笑道:“杨爱卿多心了,这份战报是真的,没有任何水分,李爱卿的战报也送过来了,内容几乎一模一样,你不会连李爱卿也怀疑吧?况且,叛匪二头领李闯的人头,也一起送了过来,这是做不得假的。”

    杨怀闻言,连忙拱手道:“臣自然信得过李大人,也信得过宁国公,只是初闻这个消息,心中实在是太震惊了,感觉太不可思议了,宁国公当真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

    宋岩道:“宁国公从小就脑子灵活,善于钻研,奇思妙想更是层出不穷,鼓捣出了好多对帝国有用的东西。除了打仗的天赋超群以为,这经商的能力也同样的出类拔萃,当真是年轻一辈的楷模。”

    隆庆帝微笑着点了点头,贾琮这小子,真是太给自己长脸了。

    “诸位爱卿,为了鼓舞前方将士们的士气,更好的消灭叛匪,这论功行赏之事,却是拖延不得,各位爱卿可有什么异议?”

    胡庸道:“陛下,臣无异议,一切照规矩办就是。”

    杨怀道:“陛下,其他人可按规矩办事,宁国公的功劳最好先压一压,他身为统帅,任务还没有完成,等到彻底地剿灭了叛匪,再行封赏就是。”

    东阁大学士刘晋道:“陛下,杨大人此言有理,宁国公现在已经是国公了,难道还封王不成吗?再说这点功劳也不够封王。”

    隆庆帝闻言,眼睛转了转,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也罢,就按你们说的办吧,先封赏前线的将士们,至于宁国公,等他凯旋归来,朕再另行封赏便是。这件事,你们内阁和军部,要尽快的落实下去,不要让前线的将士们寒了心。”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

    荣国府,贾母屋里。

    一如往日般的,莺莺燕燕,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