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舒迎迎捡起自己的荷叶帽重新戴上。

    有人问她:“小女郎,你这救人的法子是何原理?”

    出声的是少年身后二十出头作文士打扮的年轻男人,他看着舒迎迎,满目好奇。

    舒迎迎就把心肺复苏的原理给他讲了。

    富有求知精神的文士又问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种法子救人。

    舒迎迎其实也只是学过基本培训,懂的不太多,便也只能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他。

    看她没有半点藏着掖着的想法,文士笑了笑,又好奇地一指河边,“这大轮子又是什么?”

    “这是筒车。”

    舒迎迎看这人很好奇且问题也很多的样子,干脆又直接把筒车的原理告诉他了。

    “小女郎懂得不少。”文士夸赞,打量着舒迎迎。

    见她人小小一个,身着麻衣,容貌稚嫩,看向他们的眸光平静淡然。不管是救人,还是为他出言解答,都不见丝毫慌乱局促,自始至终都不疾不徐,且颇有耐心。

    一个小小农家女有如此见识与气度,着实不简单。

    舒迎迎也不能说她前世虽然患病在身,但学过的东西也的确不少,便打开随身带着的竹筒喝了两口。

    倒是她身旁的舒涛见阿姐被夸,也不怕生了,与有荣焉地挺起胸膛,自豪道:“我阿姐懂的可多了,这筒车的做法就是她教的。我们村里装了好多呢。”

    文士这下是真惊讶了,连马上的少年都侧目看来。

    舒迎迎差点被这番炫耀给呛着,她薅了一把阿弟的头,对文士道:“这筒车我也是从别处看来的,拾人牙慧而已。”

    一旁的舒湛看了妹妹一眼,妹妹平时能看的书,也就是他带来回来的那些罢了,可没有讲这些的,不过舒湛也没有说话。

    上次放假回来,得知老二房靠着妹妹的建议和帮助用筒车赚钱,他便看出妹妹身上有些神异之处。刚才救人的法子更是闻所未闻,但这在他看来无伤大雅,只要对她没有妨害,她也还是他的妹妹就行。

    救人的插曲过后,舒正他们放下心来,已经继续安装筒车。

    而听了筒车的原理,再得知眼前这架大筒车马上就要完工后,少年居然就从马上下来,选了阴凉的地方待着,目光注意着这边的进度,像是准备亲眼看看。

    文士更是神情专注地凑到筒车边,瞧个不停。

    和舒迎迎估算的时间差不多,舒正那边彻底完工,整个引水的木渠也全部安装完成。

    少年那群人走了过来,在不远处站定。

    除了舒正,其他人也都已站在岸边。

    舒正站在底座水渠上,将前方拦水的闸门拉上去,流水汹涌涌入,哗哗地冲击板叶,将其带着转动起来。

    这一幕舒正他们每天都要看很多遍,但转动的筒车带来的是更多的希望,所以他总是百看不厌。

    而当大河村的人看着筒车提起的水流入木渠,跨过下方道路,成功落入村中农田的沟渠里后,不由齐齐欢呼。

    “成了成了!”

    “有水了,咱们有水了!”

    “嘿嘿,这钱花的值。”

    即便已经听舒迎迎说过一遍,但亲眼看过筒车汲水的过程,文士也不由再次惊叹,“此法妙哉,此物大善!”

    有了筒车,农户便不必再把一些时间花费在取水上,有更多精力去伺弄田地。加上灌水及时,田地增产,农户便会过得更好。

    文士越想越激动,冲少年拱手附身:“公子,此物于农户大有益处。于农户之益,则益家国之基。”

    “打听清楚了?”少年道。

    “清楚了,虽然那舒姓小女郎否认了,但这些村民都说筒车就是从她手里传出来的,其父更曾亲口说过。”

    这半个时辰文士也没闲着,寻了好几个村民询问筒车事宜。筒车是如何出现的,包括对方一家现在靠这个筒车在周边村子赚钱一事也没漏下,打听得清清楚楚。

    少年轻轻颔首,“此事便交由你去办。”

    “喏。”

    舒迎迎正跟舒涛说阿兄还要回去温书,他们差不多要回去了。

    文士便是这时走过来,对着舒迎迎郑重鞠了一礼,“女郎。”

    舒迎迎愣了下,忙侧了侧身,“先生?”

    “某有一问。”文士道,“女郎可愿将这筒车传于瑞朝各地?”

    舒迎迎自是希望这筒车推广到各处,道:“自然愿意。”

    文士微微一笑,又冲她一拱手,转身走向少年。

    少年已经安坐马上,手握缰绳驱马过来。他看向舒迎迎,对她轻点头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