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

    还没有天亮,就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轰隆隆的响成一片,那是河那边在团年。

    他们大年三十最重视的是早上那一顿,从凌晨四五点就开始了,那个时候天都还没亮。

    这边重视的是中午那一顿,现在还没到表现的时候。

    早上起来吃过饭后,时间就到了八点多,然后一家人开始干活了。

    准备大年三十中午的那一顿饭。

    两个老的去厨房整理食材去了。

    严鑫和白小玲的任务就是把对联贴起来,把福字也挂起来。

    还买了两个大红灯笼,也都挂在了大门口。

    就连鸡笼都给贴了个六畜兴旺的春联。

    做完这些,然后又拍了几张照片,他们再去厨房帮忙。

    洗菜的洗菜,切菜的切菜,烧火的烧火。

    严鑫亲自掌勺做了几个菜,其余的就是吴秀红来做的。

    都端过去,一共是十二道菜,基本上都是硬菜,看着挺丰盛的。

    严爸就忍不住感慨,这生活太好了一点。

    现在四个人一起过年,热闹了很多,一户人家也终于有一个家庭的样子了。

    只是有那么一件尴尬的事情。

    按照惯例,吃年饭之前是先要祭拜祖先,让亡人先用。

    他们这里给亡人摆上了三碗饭,碗上都放了快子,旁边还各放着一杯酒。

    供的是严鑫的爷爷奶奶还有他妈。

    而现在供在神龛上的遗像,就是严鑫他妈。

    只是供饭也就算了,可开饭之前还要对着遗像跪拜。

    ——这边的风俗一贯就是这样的,今天他们这么做,当然也是正常的。

    可是,今年在这里过年的,不只是严家父子俩,还有吴秀红和她女儿。

    而这两个新成员,和严鑫他妈又没有任何关系。

    参与到这个仪式中去,很有一些奇怪。

    但不参与到这个仪式中去,又显得自己是个外人。

    开始严家父子二人也没有想到这一点,就是按照往年的习惯办。

    等父子俩都祭拜完,看到那一对母女在那里有些尴尬,这才想到这个。

    他们是组合家庭。

    他们也是第一次组合家庭,没有相关的经验,不知道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犹豫了一下,吴秀红还是推了一下女儿:

    「小玲,你也过去拜一下。」

    白小玲看了看神龛中供的遗像,又看了看她妈,再看了看严家父子二人。

    最后还是跪下去给那遗像磕了几个头。

    心里想着:「就当是给未来的婆婆磕头吧,这个也是应该的……」

    这么一想,心气倒是顺了一些。

    只是想到她妈那处境,心里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不平——「女人太尴尬了,都没个自己的祖宗,只能去祭拜别人的祖宗。」

    【鉴于大环境如此,

    吴秀红的这一举动,表现出来的就是识大体,不去计较那些虚无的名分,不跟亡人去争,让严家父子二人对她都有一些感念。

    放了鞭炮,然后吃年饭。

    这一天天气还可,按照往年的惯例,只要不是下雨,大年三十吃完年饭后是要去上坟的。

    严家前面几年都是去给严鑫他妈上坟。

    可是,现在严家父子都不好意思提这个要求了。

    他们两个去当然没问题,但剩下这一对母

    女身份尴尬,是去还是不去呢?

    之前人家已经让了一步,他们还要提出这样的要求,显得好像有那么一点欺人太甚了。

    ——虽然他们主观上并没有欺负人的意思。

    倒是吴秀红主动的提起了这件事情,让他们吃完饭后就上山去祭拜。

    至于她,当然是留下来收拾碗快,就不陪着一起去了。

    还问了一声白小玲是留下来帮她洗碗还是跟着他们爷儿俩上坟去。

    这是给她一个做主的机会。

    至于她的亡夫,也就是白小玲的亲爸,那就不要去想了。

    已经来到这个家里了,还要去祭拜前夫,那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也不是说不可以这么做,但这么做显然就是不给现在的夫家面子。

    才嫁过来一两个月,她需要做的是让这个组合家庭更加的融洽,而不是让这个家庭更分裂。

    过年不能如此,清明也照样不能如此。

    亡夫那边,就只能让白家的兄弟去祭拜了。

    ——谁叫他们把田地和房子都收走了呢?从道理上来讲,也该是他们的事了。

    吴秀红这么想着。

    白小玲想了一下,笑着说道:「我还是跟着咱爸和咱哥一起去吧。」

    她想的是这样能够拉近严鑫和她的关系,那么出去一趟也挺好的,虽然祭拜的是一个不认识的而且跟自己完全没关系的人,但是能够让他们的关系更融洽,为什么不做呢?

    吴秀红微笑道:「那也好,出去走一走也是好的,还能帮一下忙。」

    吃完饭后,严家父子和白小玲就带着鞭炮香烛纸钱这些东西出门了。

    而吴秀红则是一个人留在家里收拾碗快。

    在他们都走后,吴秀红看着神龛里面严鑫他妈的遗像,看了良久,最后还是叹了一口气,低声说了一句:

    「真羡慕你,养了一个好儿子。」

    等他们上坟回来的时候,时间也才下午两点多。

    这个时候,吴秀红正在外面和邻居聊天。

    现在严家有了四个人在一起过年,比往年要热闹了很多。

    可是邻居家几个出去打工的儿子都回家了,年纪大的两个还有老婆孩子,也都在家过年,加在一起有十来号人,就更加热闹了。

    吴秀红羡慕邻居家的热闹,邻居却说:

    「你们家才好,子女都能干,现在人是不多,再过几年,儿子女儿都成家了,再添上孩子,那也会热闹起来。」

    吴秀红笑了笑,心里却想着:

    「等我女儿长大了,嫁了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媳妇,过年也只会在别人家过年,就算是生了孩子,也只是在别人家热闹。」

    这么想着心里多少有那么一点过不去。

    这是一个组合家庭。

    严鑫虽然是一个好孩子,也没把她当外人,但终究不是她的亲生儿子。

    以后严鑫娶了媳妇,生了孩子,那也跟她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她这个做后妈的,要做好这个后妈,就得认认真真的帮着继子带孩子,甚至要伺候着儿媳妇坐月子。

    辛辛苦苦伺候的是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

    而亲生的女儿,女儿的孩子,跟她有着血缘关系的人,却是她不能去照顾的人。

    最亲的人要远去天边,自己却只能像一个外人一样在这个家里。

    不合情,但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更好的融入到这个家庭,她甚至还想过要不要再生一个。

    这种可能并不是没有,她现在也才四十多岁。

    能给严家生一个孩子,那才算是真正的融入了。

    但是后来了解了一下,她这个年龄生孩子风险太大了。

    而且万一生的不是儿子,而是一个女儿,那不也差不多吗?

    终归还是要嫁出去的,不能算是严家的人。

    那等到百年之后,她还是跑不了一个外人的身份。

    这么一想,还真的挺有一些悲哀。

    心里免不了就有那么一个妄想——「要是小玲能够和严鑫在一起,那该多好啊?」

    如果是这样的话,女儿就不用外嫁,既是她女儿,也是她儿媳妇。

    生下的孩子即是她外孙,也是她孙子。

    跟她也有着血缘关系。

    这才是真正真正的一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