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全自动化的工厂,可以把客户的每一种需求都完全体现出来,这自然得益于叶尽欢亲手设计的ai人工智能程序。

    这种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了先在这个时代所有的ai程序,采用了大约三十年之后才会出现的mbs新型底层神经网络架构,让ai几乎可以做到和人类一样思考,并附带一定的情感逻辑。

    当初叶尽欢刚刚提出要造车的时候,刘惠民还反对过。

    他觉得,公司现在刚刚起步,一个真空能都还没搞定,你又搞出个模拟仿生脑。

    这也就算了,毕竟史密斯公司坐地起价的行为,的确令人气愤。

    但是造车,好像不符合公司目前的利益啊。

    但叶尽欢说的很明白,如果是按照传统车企的思路去造车,肯定是不行的,前期起码要投入几百个亿进去,而且和别的车企品牌相比,你也没什么优势。

    不管你把自家产品宣传的再好,质量再高都没有用,人类的惯性思维,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的。

    但定制化车企就不一样了,玩的就是一个个性化,而且价格是根据客户需求去定的。

    你如果只想要一辆拥有最基本性能的家用小车,那么最多十三万左右就可以到手,因为目前国家对真空能车型采取了完全不要各类税费的优惠政策。

    但如果你想拥有一辆吊打全世界所有车型,速度,操控,外观,内饰都达到最顶级要求的车辆,那么可能就需要百万以上。

    其中绝大多数,是用来购买真空能容器的。

    对全自动化工厂来说,最昂贵的成本是真空能,其它的反而是次要的。

    甚至可以说,客户只需要给出一个价格,工厂的ai程序就可以自主完成车型的设计。

    这种连价格都可以自己来定的感觉,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