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二章(2)

  “说吧,要我干什么?”廖永忠说。胡惟庸要他偷着训练五百亲兵,听胡惟庸号令,叫廖永忠进京时再动。

  “好!“廖永忠说,“人是现成的,巢湖旧日水寨里还有几百个弟兄,那也是我养着的,原以为用不上了,上天给了我这次机会。”

  从巢湖回来,胡惟庸见了朱元璋,添枝加叶地把大丰年的各种吉兆渲染了一气,朱元璋很满意。回到府中,他立刻把涂节叫来密谋。

  涂节说:“丞相淮北之行辛苦了。“

  胡惟庸说:“替皇上办差,辛苦事小,辛苦而又受猜忌,就令人愤愤不平了。”涂节说这几年皇上变了,变得越来越不容人了。在他眼里,谁都不可靠,谁都好像要抢他皇帝宝座似的。

  胡惟庸说,那是因为他头上的皇冠也是从别人手里夺来的,他怕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涂节道:“按照丞相的吩咐,在下把皇觉寺的和尚如悟找来了。”

  胡惟庸眼一亮:“怎么样?他愿意起来报仇吧?”

  “那还用说!”涂节说,“怕如悟揭他短,把人家舌头都割去了,他能不恨?”

  “他没了舌头,会说话吗?”胡惟庸问。

  “能说,舌头短半截,说话呜哩哇啦的,细听能听清。”涂节说。

  胡惟庸不想见他。这种人不能让他知道得太多。涂节奇怪,丞相不见他,又何必把他从皇觉寺弄来?胡惟庸承认当初考虑不周,叫涂节多给他点银子,送他回去。涂节答应了。他拿了银子来到和尚如悟临时住房,提着包裹推门而入,却没见到人,回头问跟进来的人:“那和尚走了吗?”

  那人一指挂在墙上的褡裢,说:“东西在这,没走。”

  涂节走过去,在褡裢外面捏了一下,哗哗作响,便伸手进去随便一掏,竟是一堆纸。他拿到桌上看,是一些写好的揭贴,上面赫然写着“朱元璋小人得志,忘恩负义,残忍成性,滥杀无辜”等字样。

  涂节吓了一跳,这是骂当今皇上的揭帖,如悟和尚怎么有这个?

  此时如悟正走在京师鼓楼大街上。

  夜色昏暗,大街上只有几个糕饼铺子和茶楼、酒肆在营业,街上行人稀少,偶有五军都督府的巡逻兵骑马走过。

  一个黑影贴着街旁房屋的墙根慢慢移动着。黑影见附近无人,便提起糨糊桶,用刷子迅速在墙上刷几下,再贴上一张纸,然后溜掉。

  那正是从如悟褡裢里发现的那种揭贴。而贴揭贴的人,正是和尚如悟。第二天早上,揭贴就呈现在华盖殿龙案上了。

  早朝的时候,朱元璋铁青着脸,抓起龙案上的一把残破的揭帖掷到丹墀下,对众官说:“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羽林军都是干什么的?一个晚上叫亡命徒贴了上百张揭贴?”

  一个羽林军指挥出班奏报,已全城戒严,正在搜捕凶犯。朱元璋问群臣,是否知道是何人所为?没人敢抬头,没人能回答。

  朱元璋问李善长:“李爱卿看不出来吗?”

  李善长说:“文笔老辣,不是等闲之辈。”

  胡惟庸说:“很像在逃的李醒芳的手笔,这里的章句也像他新刊刻的那本书,臣已送呈皇上了。”

  “还是胡爱卿有眼力。”朱元璋痛责群臣无能,限令一定要抓到李醒芳,要举国严密搜捕他,不怕他上天入地。

  这件事令胡惟庸特别兴奋,回到家中,他叫人把如悟秘密带进准备好的密室里。

  如悟被人用黑布口袋蒙着眼睛推了进来,随后门又关死了。胡惟庸离座,亲自揭下罩在他头上的黑口袋,如悟还发蒙呢,昨天赏银子,今天怎么这样对待他?胡惟庸说:“你知道为什么捉拿你吗?”

  如悟口齿不清地说他没罪。胡惟庸告诉他,皇上已下令,全城搜捕他。“我是好人!”如悟说。胡惟庸把一些从墙上揭下的揭贴掷到他脚下,说:“好人能到处贴这个骂当今天子吗?”

  “谁看见我贴了?”如悟梗着脖子抵赖。

  胡惟庸又从座位底下拉出如悟自己的褡裢,从里面又掏出一大堆没来得及张贴的帖子,也往他脚下一扔,如悟便不再抵赖了,他说:“是贫僧,又怎么样!杀了我吧!”胡惟庸也不再兜圈子,说早已认出他就是那个叫皇上割去半截舌头的和尚如悟,皇上饶过他一命,如今他恩将仇报,如把他交给皇上,不把他凌迟处死呀!

  如悟说:“死了又怎么样!今生报不了仇,来生贫僧也要杀他。”

  胡惟庸说很敬重他的胆魄,有心成全他,留他一命,问他该怎么感谢自己。如悟说:“贫僧没有银子。”

  “我不要你银子。”胡惟庸说,“我只要你告诉我,写这揭贴的人在哪?”如悟很警惕,他含混不清地说:“是我自己,没有别人。”

  胡惟庸笑了:“你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你能写出这么一笔好字?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是谁写的。”如悟高度警惕地瞪着他。

  “是李醒芳,对不对?”胡惟庸说。如悟先是表示惊讶,而后才拼命摇头否认:“不是他,不认识。”

  “你误会我意思了。”胡惟庸说,“李先生是我的朋友,失踪多年,我一直在找他,我没有害他之意。”如悟仍然不松口,一口咬定“不认得他。”胡惟庸有点失望,他走到门口,管家卢仲谦说,这秃和尚嘴这么硬,给他上刑,烙铁上去,滋啦一声,马上招了。

  胡惟庸却摇摇头,并且吩咐,去拿饭给他吃,问问和尚,如果不忌口,就给他大鱼大肉吃。如悟听到了,忙说:“贫僧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