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过就在他恍惚的这段时间,二十二刻人头已经落地,从二十二个人胸腔里涌出来的鲜血迅速浸染了地面,让围观的百姓们噤若寒蝉。

    虽然这是在为他们伸张正义,但一个九岁的孩子,举手投足之间就决定了二十二个人……不!不止二十二个!

    在城外,三百多人都在等待着死亡的到来,他们都是面前这些商人或者官员的家眷。

    举手投足之间,云淡风轻地决定了三百人的性命,这着实是让人有些不太敢说话。

    不过朱瞻壑可没有心情管这些,他也从来都没管过这些,因为在他看来,在经过这件事之后他就极少会有机会出现在人前了。

    况且,在这件事上他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按大明律,官员贪墨白银六十两以上者,应剥皮实草!

    以大明律来说,朱瞻壑觉得自己的处理仁慈多了,毕竟跟剥皮实草相比,一刀咔嚓的砍头就要痛快多了,最起码不用受那么多的罪。

    “行了,收拾收拾回应天。”丢下一句话,朱瞻壑就直接离开了。

    是的,之所以如此仓促的决定了这么多人的性命,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朱瞻壑就要返回应天了。筆趣庫

    此行他所做的事情可以说是惊天动地了,三千多倭寇被杀,而且还是被挑断手筋脚筋扔进海里淹死的,这件事就可以说是足够引起一场轰动了。

    不过他要的可不是惊天动地,而是石破天惊。

    这次这三百多人一死,可能不太够石破天惊的程度,但也相差不远了。

    回想着自己回京之后被禁足的日子,朱瞻壑心里美滋滋的。

    ……

    应天府,皇宫。

    “什么!?”

    本来朱棣还一脸平静地听着锦衣卫的汇报,但在听到朱瞻壑直接杀了贪官和奸商二十二人、连坐了三百余人之后也是被惊到了。

    猛地站起身,朱棣一把夺过了锦衣卫手中的密信。

    虽然他知道锦衣卫不会瞒骗他,但他还是要亲眼看一眼,不然的话他不太相信这是个事实。

    然而,密信上的白纸黑字却证实了这个朱棣极不愿意相信的事实。

    砰!

    “这个臭小子!”朱棣被气的不轻,一脚踹翻了面前的书案。

    “来人!”

    “小人在!在……”原本站在殿外的小鼻涕连滚带爬地进了大殿。

    “派人去传太子和汉王!现在!立刻!马上!”

    “是……”

    小鼻涕战战兢兢地退了出去,到大殿门口就几步路的距离,但是他却险些跌倒了好几次。

    密信被朱棣亲眼看过了,锦衣卫也就没有什么好汇报的了,看着朱棣急得满屋子转圈,锦衣卫很是识趣儿地轻声退了出去。

    这个时候在这里呆着可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鬼知道在这种情绪之下的陛下会做出什么?

    对于人家可能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但对于他来说那可能就是性命攸关的了。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哪怕是退到了大殿门口,锦衣卫还是能够听到殿内朱棣的自语声。

    “这个臭小子!他怎么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