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家赶着马车往回走,大刘摇头唠叨着,“其实咱这五分场的待遇就算不错了,你看看刚建的七分场,要啥啥没有,喝得汤纯属咸盐水,住得地方也四面漏风,这帮熊孩子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一看食堂菜不合心了就敲碗骂厨子,真该让他们去七分场体验体验生活。”

    何远斌笑笑没说话,这些知青们只会和家里的舒适度比,哪里会想着和别的农场比。

    中午吃饭的时候,杜雁书和李艳梅早早的就到了食堂,食堂的旁边就是分场的俱乐部,职工开大会搞联欢的地方。

    食堂中午吃饭的人不多,大部分知青都出去拉练了。

    只有作坊和养殖场的知青过来吃饭。

    食堂非常大,看起来很像学校的大食堂,不过比那个要简陋得多,摆放着一排排破旧的桌椅。

    五分场所有职工加上家属才一千人左右,家属宿舍有厨房,但是有时他们也会来食堂打饭。m.

    李艳梅兴奋地拉着杜雁书走到放菜盆的台子前面。

    杜雁书看看大盆里的鱼汤,里面还有白菜和豆腐,又看看盆子里炖的鱼块,在卖相上就别和饭店的比了,毕竟不舍得放油和糖,色泽上就要差着不少。

    但是对于知青们来说有鱼已经是非常丰盛了。

    剩下的两个盆子里装着炒土豆片和咸菜。

    饭票分粗粮、杂粮和细粮,二两、三两、半斤到一斤,搭配粮票一起使用。

    二两的细粮饭票五分钱一张,一个馒头的量,或者一份米饭。

    素菜有三分和五分一份的,不够吃可以多打点。

    荤菜一般每份在一毛以上。

    有些会过日子的知青一天三顿的伙食控制在四毛到五毛左右,休息的时候甚至会减成两顿饭,这样的话一个月就可以多剩点钱。

    但是农忙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有些男知青比较能吃,一个月48斤的粮根本不够吃,有的甚至会吃60多斤甚至七八十斤。

    粮票不够用只能到处借,或者是拿别的票和东西跟女知青换。

    今天的汤属于炖菜,里面有鱼有菜和豆腐,五分钱一份。

    杜雁书打了一份鱼汤,一份三分钱的炒土豆片,一份鱼块一毛五,又加了一个馒头。

    这顿饭两毛八,两毛八啊!

    在后世连去个公厕都不够!

    李艳梅看着她的饭盒,再看看她,“吃这么少?是不是还不舒服?”

    杜雁书看看她打的饭,菜是一样的,但是还多加了一份咸菜,馒头要了两个。

    想当初李艳梅刚来的时候才吃半个馒头,两年过去了,饭量不少长。

    “今天什么也没干,一个馒头就够了。”

    这已经是杜雁书超常的饭量了,没穿过来以前她也就吃半个馒头。

    但是现在原身的胃口要比她之前大得多,半个吃不饱,胃会空落落的。

    李艳梅闻了一下鱼块,一脸陶醉,“要是食堂天天有鱼吃就好了,希望何队能够听到我们的心声!”

    杜雁书看看台子上的大盆,说了句,“那么多鱼,要是把鱼鳞都留下来做成鱼鳞冻还能多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