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930年10月,在一个秋雨蒙蒙的下午,林秀蝶站在剧院二楼的看台上,凝望着空荡荡的舞台,回忆起自己辉煌的演出生涯,悲痛而生,满腹苍凉,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跌下楼去。

    王小楼极度悲伤地将林秀蝶的遗体运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吉城市凤安县,将她葬在家族的墓地内,并亲自为她撰刻碑文:我一生的最爱林秀蝶之墓。

    王小楼每天白天都陪在林秀蝶的墓前,直到夜幕降临,他才回家。

    1959年8月,王小楼走完了他凄凉孤独的一生,他的侄子将他与林秀蝶葬在一起。

    徐青与美宁在听完锦麟的故事后,不禁对林秀蝶的悲凄人生伤感重重,双眸浸染着悲情的泪水。

    锦麟也对林秀蝶伤怀感慨。

    美宁好奇地问道:“锦麟哥,那只虎最终找到了吗?”

    锦麟接着讲道:

    其实,那只虎是林秀蝶当年救下的一只幼虎。

    1922年6月,林秀蝶一个人去吉城的盘虎山上游玩时,发现一只前左腿受伤的幼虎,她在自己的衣袖上扯下一条布,为它包扎好伤口,并对它说,长大后不许伤人,幼虎仿佛听懂了她的话,点了点头,就向山林中一瘸一拐地走去了。

    1927年11月,马戏团来到吉城演出。

    一天深夜,一名驯兽师听到帐篷外有动静,他走了出去,却发现一只虎正在附近走来走去,他本能地躲避危险,然而却发现虎并没有伤害他的意思,他试着去接近虎,虎非常温顺,仿佛想要留在马戏团内,于是驯兽师就将它收留下来。

    那一夜,与林秀蝶去吴德才家赴宴是同一天。

    1928年9月,马戏团来到梧桐县。

    虎在演出时奔跑后,就遇到了林秀蝶,她起初非常惊慌,忽然看到虎的前左腿有一小片疤痕,再看虎的眼睛非常温和与熟悉,她认出这就是自己当年救下的那只幼虎。

    林秀蝶向前抚摸着它的头,问它,为什么来到梧桐县,虎向马戏团的方向望去,林秀蝶明白了它的意思,又嘱咐它,不许伤人,快回到马戏团去。

    然而,虎并没有听她的话,而是向凤凰剧院跑去,林秀蝶非常担心虎会伤人,因此,她急忙向剧院走去,途中遇到了驯兽师。

    ……

    “原来是这样,虎是来报恩的吧?”美宁问道。

    “因为这是民国时期的传闻,几经流传,或许有所神化。”锦麟说道。

    “锦麟哥,这个故事好像与彩宁姐没有任何联系,不过你和彩宁姐与王小楼和林秀蝶的姓氏一样,而且年龄差距也是5岁,可是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呀。”徐青心中充满疑惑地说道。

    “我也只是见景生情的联想到这个故事,何况林秀蝶与王小楼的名子都是艺名,他们的真实姓名我也不知道。”锦麟叹息地说道。

    “锦麟哥,是不是林秀蝶的容貌很像彩宁姐呀?”美宁问道。

    “这我就更不清楚了,不如我们去二楼,也许有什么遗留可寻。”锦麟说道。

    三人来到剧院内左侧的木质楼梯前,锦麟特别关心地说道:“不知道这楼梯是否安全,上楼时,你们跟在我的后边,注意别紧跟着我,与我保持两米的距离,一看见我遇到危险,你们就赶紧下去。”

    “锦麟哥,你真好。”美宁说道。

    “锦麟哥,小心点,你也要注意安全。”徐青说道。

    他们上楼后,发现走廊内虽然充满光明,然而一眼望去却是灰蒙蒙的一片,房门上的红漆几乎已经被风化,勉强透露出一抹悲凄的颜色,更显示出了它的沉旧与凄凉。

    “锦麟哥,徐青,我们去化妆间瞧瞧。”美宁指着化妆间说道。

    三人来到楼梯附近的化妆间内,里边更是残破不堪,角落处布满了层层叠叠的蜘蛛网,化妆台上更是一片悲凉,脂粉、染料飘洒的到处都是,近乎被厚重的灰尘包裹起来。

    徐青用手轻轻地沾染了一片脂粉,这时一片柔风飘过,丝丝浅浅的幽兰之香,漫漫浸于和风之中。

    “呀!这种香气好熟悉,这是彩宁姐的味道,我曾经在与她交谈时感受到的。”徐青非常惊奇地说道。

    “这并不奇怪,只是一种巧合罢了。”锦麟说道。

    美宁拨开梳妆台右侧墙角处的蜘蛛网,发现了一张发黄的小纸片,美宁把它轻轻地拿到手中,更是惊讶无比:“锦麟哥,徐青你们快来看,纸片上竟然写着彩宁姐的名子。”

    锦麟与徐青,走过去一看,感到非常惊异,上面居然写着:林彩宁,1929年10月。

    锦麟将纸片拿在手中,感到不可思议:“难道林秀蝶的本名是林彩宁,这也太巧合了吧。”

    “锦麟哥,我们去她住过的房间看看,说不定还有更大的惊奇在等着我们。”美宁说道。

    三人又来到林秀蝶住过的房间,发现里边依然有一种淡淡的兰香之味,徐青向四周看了看,房间虽然不如化妆间破败,然而也是被岁月的尘埃浸染,一片幽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