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博山炉这种香炉,在如今的大萧已很不太常用,它是属于古时的流行。但连菜鸟的甘田田都能几眼就认出这香炉款式来,证明博山炉虽然已渐渐被淘汰,名气却依然响亮。

    许多调香匠人和调香师都会收藏一两个博山炉,虽说不用,也可以彰显一下自己的品位。

    这博山炉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魏晋,与当时人们的“求仙”爱好息息相关。别看它是古时流行的式样,制作工艺却比后来的许多香炉都要复杂繁琐。

    在博山炉出现前,人们熏香常常放在香鼎和豆式炉中点燃,烟火气很浓。博山炉出现后,它上置香饼下置炭火的烘烤方式,使人们开始更优雅地熏香,香味浓厚烟火气又淡了许多。

    而模拟仙山蓬莱制作成的博山炉,在淡烟萦绕中,也有了一种别样的古朴美感。

    真正好的博山炉,高古雅致,工艺非凡,常常价值千金。

    陈大姑虽然收入不菲,但真要买好东西,预算也不太够。她都没打算买名家铺子里那些贵得离谱的香炉,而是想在小摊子上多淘淘,看能不能挑选到比较便宜又漂亮古朴的博山炉。

    考府级香坊调香师测试,最关键的一场考试就是匠人自己亲自创作的香品。而一款香品要被发挥到极致,则必须配上适合的香炉,才能让评选的名家们满意。

    例如桂花香最好选桂花炉、荷花香最好选荷花炉、浓香最好选择兽形炉、淡香最好选竹节炉……这都是搭配。

    陈大姑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调制了一款新的香方,这香方的特色就在于“复古”,返璞归真。

    所以,她很需要买到一座与之相搭配的博山炉,等参加调香师测试时派大用场。

    “这位大姑,您眼光不错!”

    摊子上的两个师傅和陈大姑年纪相仿,都是三十多岁,俩人一唱一和地说起自家货物的好处来。

    “您看看我家这博山炉,高耸如山,灵兽、仙人都雕得活灵活现,通气孔隐秘又灵巧,散烟绝对好!纯铜的炉子,您上上手,是不是特别厚实圆润?”

    “是呀,这博山炉可是我家掌柜从海外买回来的老古董,据说是汉武帝时候赐给外番人的宫中极品呢!您看看,我们可以给您试着燃香,保管‘朱火青烟’,美极了!”

    两人手脚也快,居然就马上要给这博山炉燃香试验,比她们前面看过的那几家都要积极。

    “唔……我再看看。”

    陈大姑心里是爱极了这博山炉,却又担心价格太高。

    从做工和款式看来,这座精美的博山炉价格不会低于五百两银子……远远超过了她的预算啊。至于什么汉武帝御赐外番之类的话,她就当没听见。

    “呵呵,好久没来逛香市,他们造假的手艺怎么比原来还差劲了?”

    甘田田正无聊呢,忽然耳边传来姬冰云的轻笑声。

    她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造假?”

    话刚出口,她忙掩住自己的嘴巴,却发现来不及了。

    那俩摆摊师傅和陈大姑,全都看着她,表情却有很大差别。

    完了,被人听到了!